“好,好!”患者一下子激動起來,一臉橫肉都微微顫抖。
“先辦入院手續吧。”鄭仁道,“然後做術前檢查,沒有手術禁忌,盡快手術治療。”
患者一把拉住鄭仁的手,使勁握著,像是握手,又像是溺水的人抓住了一根木頭。
“鄭老師,什麼藥好,您給我用什麼藥!隻要能報銷!”患者說到。
鄭仁點頭,讓常悅把患者給收入院。
交班後,鄭仁帶著剛剛辦理完住院手續的患者去病房,和患者做溝通。
這個患者,鄭仁有些擔心。他做溝通和常悅不一樣,主要是根據患者病情來說一些患者本身能做到,對病情有很大幫助的事情。
患者叫李臣,52歲,海城本地職工。
來到病房,鄭仁開門見山,說到:“老李,有幾點要求,你一定要做到。要不然,我這麵不管多努力,最後成功的幾率並不大。”
“嗯嗯。”李臣匆忙點頭,仔細傾聽。
“第一,自己控製脾氣,不要急躁,也不要生氣。這一點很重要,你要記住了。想活命,就必須要控製。”鄭仁認真說到。
李臣有些猶豫,但還是點頭。
“老李,說句不客氣的話,肝病患者脾氣都急躁。”鄭仁說到:“從前你可以急,但是現在絕對不能急!不管做什麼事情,一定要慢下來,知道了麼?”
“知道,知道。”李臣連忙應道。
“第二,不能喝酒,吃東西要注意溫熟軟少。”
鄭仁“嘮叨”了將近十分鍾,這才從病房走出來。
這名患者病情比鄭雲霞還要重,而且外表上除了臉色有些黑之外,行動、神智都正常,和普通人一樣,完全看不出來有生病的跡象。
這也是肝癌患者為什麼很多一經發現,就到了無法治療的程度的原因。
不疼不癢,誰去醫院花幾千塊錢做檢查?
那不是有病麼。
好多乙肝患者,檢查、治療的也不精心。
鄭仁出了病房,沒有急著去辦公室,開始沉思起來。
他覺得自己最近好像對待患者的態度出現了某些變化,更積極了一些?還是自己更心軟了?
像是李臣,之前自己隻要手術就可以了。親自去做64排CT三維重建,就已經是盡力而為了。
可是今天早晨,自己竟然和他交待病情,說了十多分鍾。
到底是怎麼回事?
鄭仁想了很久,都想不明白。
正琢磨著,教授的聲音在後麵傳過來,“老板,早……啊。”
一邊說話,教授一邊打了一個大大的哈氣。
“早,富貴兒。”
“老板,我今兒要把患者的尿管撤了,你看可以麼?”魯道夫·瓦格納教授問到。
其實這種事情,教授完全可以自己做主。
但是出於對鄭仁的尊重,教授還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彙報給鄭仁,讓他拿主意。
……
……
我的一個患者,從前開玩笑說,我要是自己寫本書,就把你寫進去。他笑著說,好。名字都是真的,現在已經三年了,什麼事兒都沒有。就這樣下去吧,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