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仁點頭,和老潘主任到ICU的醫生工作站,鄭仁專心致誌的翻看患者近期的化驗單與病程記錄。
患者病情很重,化驗單上一個個觸目驚心的數據,看起來真是讓人心生寒意。
鄭仁越看,眉毛擰的越緊。
老潘主任在另外一台電腦翻看患者情況,幾分鍾後說到:“鄭仁,這個患者不適合手術吧,有明顯的手術禁忌。”
“不做,估計熬不過今天晚上。”鄭仁道。
患者情況在那擺著,
做手術,八成得死,。
不做手術,十成十得死。
要是玩遊戲,估計都會選擇做手術,畢竟死馬當活馬醫。
但這是現實社會,醫生選擇如何救治病人,與社會的大環境有密切關係。
麵對這種情況,現在幾乎所有的醫生都會選擇不做手術。
即便是有醫生肯冒著80%死亡率的風險手術的話,能不能做下來是一回事。即便是做下來,患者術後康複,大筆的花銷,患者家屬認不認可,這是另外一回事。
老潘主任見鄭仁很堅決,凝神看化驗單,隨後道:“我去和患者家屬溝通。”
“主任,還是我去吧。”鄭仁心裏一暖,說到。
這種事情,在醫生看來就是一坨那啥。不管有事兒沒事兒,隻要搭上邊,肯定一身腥臭。
做的好,基本不會有人誇獎,這是應該的。
做不好,嗯……那就完蛋了,等著焦頭爛額吧。
老潘主任說是他去和家屬溝通,但隱含的意思卻是要把責任扛下來一大半。
“你準備你的術前溝通,家屬要是配合,就抓緊時間上手術。”老潘主任霍的一下子站起來,走出ICU。
“小鄭,老潘主任對你可真是不錯。”錢主任湊過來,提醒道。
“是,我知道。”鄭仁一邊打著術前簽字單,一邊回答:“這活不好幹。”
“那……”
錢主任沒繼續說,無盡的留白裏,意味深長。
“總不能眼睜睜看著患者死不是。”鄭仁道。
“小鄭,你想怎麼做?簡單跟我說說。”錢主任問到。
“介入造影,找到出血點,然後根據術中情況再行決定術式。”鄭仁道。
錢主任暗自記住鄭仁說的話,沉默下去。他潛意識裏,覺得腸道出血點造影應該很難判斷位置。
但他畢竟不是搞介入的,在市一院裏除了見鄭仁做過幾台止血的介入手術外,基本沒見過介入手術患者,所以他想谘詢一下自己在省城的同學。
鄭仁很快打印出來手術簽字單,拿著單子去找老潘主任。
老潘主任正在和家屬溝通,患者的愛人70多歲的模樣,一邊聽老潘主任講解病情,一邊抹著眼淚。
她身後站著幾個四五十歲的中年人,表情嚴肅。
老潘主任聽到鄭仁的腳步聲,回頭說到:“那就簽字吧。”
患者愛人的手哆哆嗦嗦的,被老潘主任嚇的不輕。其實也不是嚇,老潘主任隻是陳述了事實而已。
不是每個人都有勇氣麵對生死離別。
見老太太無力簽字,她身後走上來一個五十多歲的中年男人,拿起筆,沉默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