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5 可千萬別是學術造假(2/5)(2 / 2)

“小老板?我跟你講,你做了一輩子手術,還不是別人做什麼,你做什麼?做的再牛逼,也就是一個手術匠而已。”一聽包主任說到鄭仁,孔主任表情立馬嚴肅了,“肝癌,大部分的轉化途徑是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硬化結節——肝癌。很多患者沒有服用控製乙型肝炎病毒活動性的藥物,所以進展很快。小的肝硬化結節轉化為肝癌結節的過程中,從影像學角度來分析,很難清晰的分辨出來。以往的方式,是全肝漂碘化油,隻要有碘化油留存的,就是肝癌。可是這麼做……”

“不用給我上課,他做的那台手術,真的有那麼重要?”包主任皺眉,看著情緒有些激動的孔主任,不明白一向冷靜的孔主任為什麼會對鄭醫生的那台手術傾注如此多的……熱情?

“從我的角度來看,絕對要比蘇雲做的心髒移植更有意義。你知道全國有多少肝硬化的病人吧,如果能在早期用技術手段做鑒別診斷的話,雖然不能讓肝硬化結節停止向肝癌轉變,但是平均每個人的壽命能延長一年以上!”

“……”孔主任說的話,讓包主任愣住了。

要真是這樣的話,絕對意義重大。

兩人沉默下去,沒有繼續聊。

剛剛鄭仁坐在麵前,蘇雲站在他身後的畫麵幾乎同時浮現在他們眼前。

自古英雄出少年,可這冒頭的速度也太快、太不可思議了吧。

“可別又是一個基因編輯技術。”兩人的腦海裏同時出現這樣一個念頭。

沉默,離開。

孔主任擺手,和包主任告辭,回到介入科。

“主任,您回來了。”沈住院總見孔主任回來,迎了上去。

“嗯。”孔主任心不在焉,回到自己的辦公室。

坐在辦公室裏,孔主任想到了基因編輯技術。

那是某生物工程領軍人物在《自然·生物技術》發表了一篇有關於基因編輯技術的文章,引發國內外強烈關注,甚至有人稱之為“諾獎級”試驗成果。

但很遺憾的是,這項基因編輯技術,無法重複試驗數據。換句話說,極有可能數據造假。

該團隊後來向《自然·生物技術》雜誌主動申請,撤回該篇論文。

雖然蓋子捂得嚴實,但業內都認為數據無法重複,最少也證明了該項試驗毫無意義。

當然,並不隻有國內會出現類似事件。

這種事情,全世界在每年都會有2-3次類似的大事件發生。

那個來自海城的鄭仁鄭醫生,該不會是用了某種“特殊”手段吧,孔主任越想越有可能。

鄭醫生隻是海城的一個住院總,這麼重大的科技進步,怎麼也不能發生在他身上吧……即便存在某種概率,那這種概率也低到令人發指的程度。

再有就是蘇雲的態度,拒絕其他人做實驗性手術。

這簡直就是欲蓋彌彰麼!

難道蘇雲之前做的小白鼠心髒移植的手術,也是虛假數據,無法重複實驗?

…………

自體幹細胞培育器官,並移植,是兩年前聽華西朋友說的,不過是肝髒。希望,研究順利。希望,早日投入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