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尾聲(2 / 3)

慈禧將這珠子捧在手心裏,細細的端詳著,眼裏布滿了深情。珠子表麵的光華,映襯著慈禧布滿皺紋的臉頰。

“這麼些年,你還是如哀家初次見你一般。可哀家,卻也老了。”慈禧說著,看了看李蓮英,李蓮英會意,便屏退了身邊所有的宮女太監。

“哀家這一輩子啊,愛過兩個男人。先帝給了哀家榮寵和權力,議政王給了哀家榮耀安穩的一生。世人都稱哀家為禍國殃民的老太婆。可是連英啊,你可曾想過,同治皇帝死後,若哀家選了溥字輩的皇子,一個被架空權力的太皇太後,又能如何幫助愛新覺羅掌控國運呢?當年,兩宮太後好不容易平息了顧命八大臣,若是退居深宮,任由幼子執政,幼子的生母垂簾,那麼大清朝,又將陷入各個王府和權貴之間爭鬥的漩渦裏了。”慈禧說著,兩滴渾濁的眼淚,從眼角流了下來。

“老佛爺,世人不懂您,可連英懂。連英自己,又何嚐不是被天下之人,稱為把持朝廷的大太監呢?”

“嗬哈嗬哈。”慈禧艱難的笑了幾聲,“你與德海不同,你的心性純良。哀家這一輩子,最後悔的一件事,便是為了哀家自己的榮寵,命你害了孝貞顯皇後。”慈禧說著,微微抬起頭看著養心殿頂頭的天花板,盤龍依舊金光閃閃。

“姐姐啊,妹妹對不起你,對不起先帝。所以妹妹用了自己的一生,來維持這座風雨飄搖的帝國。世人隻知我的強橫,卻又怎知光緒皇帝的無能?戊戌六君子將他哄騙的團團轉,若真依了他,或許大清朝,早就完了。”

“老佛爺,奴才有件事,對不住您。”李蓮英說著,跪了下來。

“起來回話。哀家恕你無罪。”慈禧抬了抬眼皮,示意他站起來,“哀家隨時都要去見先帝和姐姐了,還能把你怎樣呢?”

“當年,奴才在圓明園內受到過孝貞顯皇後的恩典。所以光緒七年那一鍋毒湯,被奴才提前偷偷換成了令人沉睡的迷藥。現下東太後娘娘,在皇城腳下的一座四合院,一住便是幾十年。東太後心善,總會救濟連年因戰亂流離失所的孩子們。奴才這些年搜刮來的財帛,多數也送去了太後那裏,維持家用。”李蓮英低著頭,悄悄地看著慈禧的反應。

“什麼?姐姐還在人世?”慈禧有些激動的咳嗽了出來,“快,快派人去接駕,把姐姐迎回宮來。”

“不,還是不要了。”慈禧搖了搖頭,“姐姐一定狠毒了我。我又有何顏麵見她?”

“老佛爺,奴才出宮探望東太後,她時常說,若是大清的國運掌握在她的手裏,或許撐不到現如今,便也就沒了。東太後還說,以您一個婦道人家,獨自撐起大清朝幾十年,太不容易了。東太後不隻一次的告誡奴才,世間已無東太後,過去的事情,就不要再提了。”李蓮英說。

“姐姐真的這麼說?”慈禧問。

“老佛爺,千真萬確。”

慈禧長舒了一口氣,“連英啊,哀家要給小溥儀留一道密旨,待到東太後百年以後,把她悄悄地葬回定陵吧。昔年哀家聽從寵臣們的建議,將哀家的棺槨與先帝的距離,挖的要比東太後的更近一些。待到哀家死後,把這格局改回來。畢竟姐姐才是正宮。”

“唉,奴才都聽您的。老佛爺,您現在最要緊的便是保住鳳體啊。”李蓮英說。

慈禧的左手捧著夜明珠,右手從袖口取出了同道堂印。這兩枚信物,是她最在意的兩個男人留給她的。唯有不同的是,鹹豐皇帝給了她圓滿的情感,而恭親王,除了那幾次床笫之歡以外,卻並沒有把慈禧放在心上。在慈禧的心裏,恭親王是一個看似觸手可及,卻永遠都得不到的男人。

慈禧左右看了看,鬆開了右手,同道堂印從她的裙子上,滑落在了地上。

“去,把門打開吧。屋子裏太暗了。”慈禧說。

李蓮英小跑到門外,推開了厚厚的雕花木門。

慈禧看著養心殿的大門,眼前閃現出一片斑駁。這一生的場景,如同西洋鏡一樣,頻頻出現在眼前。有鹹豐皇帝,有孝貞顯皇後,有烏雅氏,有麗妃。最後,她看到了奕?,奕?朝著她燦爛的笑著,伸出了手來。

“你是來接我的嗎?”慈禧抬起右手,卻因為太過虛弱,垂了下來。她低下頭,用盡全部氣力抬起左手,將那枚珠子含在了嘴裏。

她抬起頭來,兩行老淚縱橫,她心中默默的說著,“我。。。來。。。了。。。”

“太後!太後!”李蓮英回過身的功夫,卻見慈禧已經沒了氣息。

“老佛爺歿了!”。

“老佛爺歿了!”

“老佛爺歿了!”

紫禁城裏敲響了喪鍾,每個宮門口的太監,都在傳喊著“老佛爺歿了。”

慈禧這傳奇的一生,也便畫下了並不完美的句號。

七日後,院中的我,聽到門外街道上敲鑼打鼓吹嗩呐的聲音。前一日是光緒皇帝下葬,今日不知又是為何。我放下手中的麻筐,走到了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