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零章 轟動的《銀釵記》(1 / 2)

年關的日子過的特別的快,莊園裏已經到處洋溢著過年的氣氛。今年以來由於急劇增加的人口,山上的人氣漲了許多。後山的山穀基本已經住滿了,基建處又在山上的各處開辟了不少的居住點。

臘月二十七日,古家的殺豬宴後,除了一些特殊的崗位,莊園裏的各處都已經放假了,因此這幾天後山的街市人滿為患。如今的街市與兩年前已經不可同日而語,特別是李家道口集市開張之後,市麵上從來不缺天南地北的各種商品,更兼有梁山食府為首的各類美食館,因此市麵上一派欣欣向榮。

自從莊園裏各類人才不斷充實之後,古浩天也漸漸變的 “偷懶”了,很多事情他也當起了甩手掌櫃。比如年底裏兩件要事,先進評比與護衛隊擴編,他便交給了剛剛回山的蕭嘉穗,要他與民政處、參謀處、軍法處一同協商解決。

這幾天裏,古浩天最固定的生活是這樣子的,白天去拜訪莊園裏的長輩,或者走訪慰問有關人員,晚上則宅在家裏陪著四個小娘子,過著溫馨浪漫的時光,也就在這幾天他與這四個女子一起完善了一部超前的舞台劇。

話說李師師等三人自那日聽了古浩天關於新式舞台劇的構想後,李師師便根據古浩天述說的《白毛女》、以及汝州降兵二壯子的身世、還有二虎的事跡,親自執筆寫了兩個劇本。

一本是《銀釵記》,述說的是一個汝州青年二壯與青梅竹馬的女子蘭兒相戀,但由於蘭兒家借了當地豪強賈不仁的高利,蘭兒被生生奪去抵債,二壯為奪回戀人,偷偷把母親留下的遺物——一把銀釵作為定情物給了,自己隻身外逃來到了梁山上,後來參加了護衛隊當上了連長後回鄉尋親,卻發現蘭兒已經失蹤了,他打探得知她是不甘賈不仁的汙辱自盡了,一怒之下潛入南家殺了仇人,可就在給蘭兒上墳時,卻巧遇了一個躲在深山裏的野人,原來正是他的戀人蘭兒,最後兩人得於團圓。

另一本是《舍身記》,說的是江北流民虎子家鄉被北虜侵襲,被迫帶著全家流浪南方,一路艱辛之後終於到達了梁山莊園,為了保衛來之不易幸福生活,他毅然加入了護衛隊,可就在一次北上買馬的路途中,遭遇了海匪的搶劫,他為了保護莊園的財產,挺身而出帶領兄弟們與海匪搏鬥,最後財產保住了,但他自己卻在火海中與海匪同歸於盡。

近幾個月來,李師師到了李家道口的張媽那兒借了幾個人,悄悄的排練起來。話說李師師本就是一個才女,而且在京城之時對排演舞台劇已經有了經驗,身邊又有幾個機靈聰慧的女子幫襯著,數月下來倒也已經像模像樣了。隻是由於古浩天確實太忙,她一直不敢打擾他,所以才沒有定型。這幾日倒是正好,便日日把他逮住一起雕琢這兩部舞台劇。

又經過幾天的完善,古浩天已經對這個劇子非常滿意了。於是一天下午,他特意請了周侗、聞煥章、張叔夜、徐處仁、趙鼎、張九成等人去觀摩。沒想到這幾人一看卻是驚訝萬分,張叔夜當時便說,此劇一出軍中男兒誰人不為莊園賣命,真是奇思妙想。周侗卻說講武堂這一期的學員,正好是新舊上山的人員都有,不如去演出一場看看效果。古浩天心中正有此想,兩人卻是不謀而合。當下便定臘月二十八下午,在講武堂演出《銀釵記》。

然而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小官人與師師娘子共同排演的大戲要在講武堂上演的消息,很快便在護衛隊

的軍官裏傳遍了。人們雖然不知道這個劇子演的是什麼,但小官人才子的名頭和師師娘子曾經京城行首的背景,都吊足了大家的胃口。何況又有消息靈通的人士作證,說講武堂和梁山書院的幾位山長都已看了,個個讚不絕口,這才到這邊來上演的。於是不少人開始到處鑽營,想方設法去弄入場券了。首先起哄的是剛剛畢業的首期學員,他們堵在周侗的公房裏不肯罷休。後來張叔夜又過來協商,說學院那邊的學生也要接受教育。最後兩人議定,與古浩天商量一下晚上再加演一場。

終於到了二十八日這一天,李師師見自己辛苦數月的作品,終於要登台亮相了,既是興奮又是緊張。但古浩天心裏有數,反而淡定的很。

待到下午未時一刻,講武堂的大堂裏已經坐的滿滿當當的,首批觀眾除了二期學員外,還有在莊園裏的各位團營長。數百人都在靜靜的坐在那兒,焦急的等待著台上大幕拉開的一刻。

便在人們抓心撓肝之時,卻聽的台上鼓板聲響,隨即大幕徐徐拉開,隻見那台上搭著一間破敗的茅屋,裏頭擺著一些陳舊的家什,隻有那兩張貼在舊門框上的春聯,暗示著今天是過年的日子。而僅這台上的這些道具,立即把許多觀眾的目光給吸引住了,因為這些東西都是他們家裏以前最常用的工具。

隨後劇情漸次展開,第一幕逼債,第二幕淒別,第二幕搶人,第四幕枉判,第五幕淩辱,第六幕複仇,第七幕相逢,全場觀眾情緒隨著劇情不斷起伏,當二壯為維護心上人被賈府惡奴打的遍體鱗傷時,當蘭兒被生生搶走時,當蘭兒老爹縣衙申冤不成觸柱身亡時,人們一次次義憤填膺、咬牙切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