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離魂(1 / 2)

除夕的京城,處處洋溢著年味。

城中的百姓合家團圓,家家擺起年更飯;宮裏的皇家也齊聚一堂,皇子宗室齊赴保和殿,妃嬪女眷彙集乾清宮,參加紫禁城裏的分歲筵。

前殿的熱鬧處燈火通明,歡聲笑語,深宮的犄角裏暮色蒼蒼,闃靜無聲。

乾東頭所正房的暖閣裏,直郡王福晉[1]齊布琛,悄無聲息地躺在床上。昏黃的燭光照在她消瘦的臉上,襯得她臉色蠟黃,形銷骨立,竟然露出下世的光景。

宮女妙蓮找來掌事嬤嬤夏寧:“嬤嬤來看看,福晉睡了一天了,不吃不喝,怕是不大好。”

“休得胡言!”夏嬤嬤低聲喝止:“福晉隻是忙年累著了,這才多歇歇。你去膳房要些熱湯水,我服侍福晉起來喝一盅,吃一粒平安丸便無事了。”

妙蓮苦著臉,不情願地退出去。夏嬤嬤緩緩移到炕邊,俯身注視起自己看著長大的福晉。

當年姿容秀美的著姓嫡女,名滿京城的皇家長媳,此時卻單薄的如紙片一般,完全沒了昔日的風采。

夏嬤嬤不禁鼻酸,喉頭哽咽,卻不敢落淚,隻強自忍著。淚眼朦朧中,卻見炕上的人微微一動,慢慢睜開了眼睛。

齊布琛其實並沒有睡熟,她隻是身子疲乏,意識卻很清醒。眼前仿佛走馬燈一般,一幕幕上演著自己的一生。

齊布琛做了一個長夢。

夢到了額娘,夢到了阿瑪,夢到了那個她還沒記事的年紀。

她已經不記得額娘了。

記憶裏,有溫柔的輕撫,有溫和的低語,有溫暖的懷抱,卻沒有額娘的樣子。

齊布琛夢到自己四歲那年,想去花園裏撲蝴蝶,夏嬤嬤攔住她道:“姑娘就要有二弟弟了,可不能再淘了。”

齊布琛想說她不想再要弟弟了,額娘天天念著大弟弟,都很久沒陪她玩了。

這話雖沒說出口,神佛卻仿佛聽到了她的心聲。

齊布琛沒有二弟弟,但她也沒有了額娘。

一年後,阿瑪謀了個好差事。舉家歡慶之時,夏媽媽卻抱著她狠哭了一場,絮絮地念叨:“姑娘長大後,定要讓三爺把奶奶的嫁妝補回來。”

齊布琛沒見過額娘的嫁妝,隻見到繼母進門時的盛裝。

繼母是滿洲著姓納蘭氏的姑娘,同族伯父納蘭明珠官居一品,正是阿瑪的頂頭上司。家裏人說,繼母出身勳貴,若非平三藩的八年停了選秀,拖得繼母逾了齡,以阿瑪的官職,與納蘭氏也攀不上親。

齊布琛聽說過繼室苛刻原配子女的事,更知道阿瑪當年也曾經被繼祖母算計,吃了不少苦。齊布琛心中難免畏懼,可是她的繼母卻不壞,吃穿用度樣樣齊全,還給她請了嬤嬤調/教規矩。

後來,齊布琛長大了。阿瑪勤勉為官,升了尚書,齊布琛身為嫡長女,前途一片光明。

選秀後,齊布琛被指給皇長子胤禔,做了嫡福晉。一百二十台嫁妝閃耀京城,想來她已拿回了額娘的那一份。

然而好景不長,她出嫁不到一年,阿瑪卷入黨爭,遭到解任。

向來堅強的繼母紅了眼睛,卻強忍著安慰她:“福晉莫慌,隻要有福晉在,府裏倒不了。隻要福晉得了好,老爺便也會好的。”

齊布琛反反複複想了一夜,終於明白繼母所指。

娘家失勢的女子想要站穩腳跟,靠的隻有子嗣。隻要自己生下皇長孫,皇上不忍孫子娘家太弱,定會重新啟用阿瑪。

幸而丈夫胤禔對她很好,成婚十年,無庶出子女。京城人都說,大福晉是頂頂幸福的。

可是她接連生下四個孩子,卻偏偏都是女兒!

最後,許是上天垂憐,齊布琛終於有了一個兒子。丈夫的兄弟們早已開枝散葉,她的兒子不過是眾多皇孫中的一個罷了。

齊布琛知道自己活不長了,身體早已虧空,每年冬天都要大病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