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老夫人紋絲不動,呼吸薄弱,眉頭緊鎖出一個山字,臉色枯黃,一副病重纏身的模樣。
師菡探了探師老夫人的脈,就知道,她沒事。頂多就是休息不好,精神不濟。
“三祖母如何了?”見師菡神色無虞,師嘉大概也猜到這是師老夫人裝的,於是故意問道。
師菡不動聲色的扯了扯嘴角,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祖母操勞過度,身子虛乏,又鬱氣攻心,這才導致暈厥。”說完,她回頭看了春榮一眼,大聲道:“去取我金針。”
“是。”隻需師菡一個眼神兒,春榮就知道她要的是什麼。不多時,師菡取了一卷金針過來,師菡雖懂醫理,可春榮他們也不曾見過自家小姐給人施診,按理說也沒這個機會,於是春榮不禁擔憂道:“小姐,您行嗎?不然咱們還是等大夫吧?”
師菡接過金針打開,手指在一排粗細不一的金針上滑過,隨後落在最粗的那一根金針上。
春榮忙大驚:“小姐,這根是不是太粗了?”
“粗嗎?”師菡挑眉,“就這根吧。”
春榮咽了口口水,看著那根比簪子還要粗上一圈的金針,心頭一緊。
師嘉見狀,也忙道:“你可給人施過珍?若是出個差錯……”
不等她說完,師菡便打斷她的話,笑道:“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穴位就那些,隻要紮的準,最多半身不遂,不致命。況且,祖母的身體要緊,耽誤不得。”
她說著,舉起金針對準了師老夫人的人中就要刺下去。
“等等!”師嘉再度攔住師菡,深吸一口氣,道:“如若這樣三祖母還不醒,當如何是好啊?”
師菡故作深沉的歎了口氣,淡淡道:“祖母若是身子不利索,我便親自回京稟明陛下,求陛下派太醫院的醫政大人親來寧州診治。”
這怎麼還牽扯到皇上了?
師老夫人心下咯噔一沉,猛地睜開眼,“不必了,多大的事就麻煩到陛下跟前去!”
她陡然間坐起來,師菡倒也不意外,隻微微笑著點點頭,“祖母既然醒了,準備啟程。”
師菡與師嘉二人對視一眼,紛紛從對方的眼中看出笑意。師菡交代春榮在這兒照料師老夫人,自己則拉了師嘉出去。
來時,師府門前何等熱鬧,如今短短十幾日,卻已是物是人非。師菡和師嘉性情相投,惺惺相惜,雖說師嘉也希望師菡趕緊回京。可諸多感情,難免傷心。
師淩早就躲著不敢出來,就怕自己哭鼻子。
師菡與師嘉一同到了望月閣,說是閣摟,其實是個兩層的亭子,望月閣,顧名思義,可望月。
天幕湛藍,銀月如鉤,清風拂過,似是月光都起了漣漪。
師菡將今日城門口逼著羅玉認義母的事兒跟師嘉一一交代,她倒不擔心羅玉出爾反,畢竟城門口那麼多百姓都看見了,除非他想淪為一個背信棄義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