ת·(1 / 1)

轉路

和喜歡的人一起轉路,漫無目的走走停停,閑暇愜意的挽手搭話,都是頂頂肆意快樂的。

川北有條小吃街,第一次帶我來的是阿丹,我們從書城出來以後正好饑腸轆轆,她牽著我進了小巷,一條長長窄窄的小巷兩邊都擺滿了小吃攤,各色美食應有盡有,它便宜合適的價格正好滿足了學生的需求。

豆腐腦,鍋盔涼粉,雞排可樂,米線餛飩,臭豆腐,狼牙土豆,什麼香氣都混在一起,好像是有生命力一般獨留人間煙火氣。

吆喝聲,叫賣聲,詢問聲,讚歎聲,快樂的聲音生生不息。

坐在膠墩子【1】上、木便桌【2】上擺著小吃,大快朵頤起來,顧上自己的嘴巴也得瞧著對方的嘴巴停下時,把自己認可的美食也送到對方的嘴裏嚐個好滋味。

竟有此等好滋味。

轉路到此,帶二丫來的時候,二丫說椿早就帶她來過了。

拚盡全力留在生命裏的人並不是想以後擦肩而過的人,而是想要跟她一直有這牽絆的人。

傾述她的傾訴,喜歡對方喜歡的東西,熱愛彼此的所愛,那樣的,是很重要的人。

打耳洞也是跟阿丹、椿、二丫轉路時,偶然鼓起勇氣打的。也正好畢業了,無拘無束。

二丫與我,打了人生第一個耳洞,是阿丹和椿陪著的。

人家說,這輩子一起打過耳洞的人,下輩子還能相遇。

真好。

左耳朵六個月了還沒好,常常被頭發扯住,很痛呀。但右耳朵就不一樣,已經完全成型。

常常給阿丹彙報耳朵的情況,是因為阿丹在小學都已經是擁有過耳洞的人啊。

打過耳洞的人一定會說,千萬不要去打,因為你不知道你會吃多少苦,發炎、灌膿、紅腫、疼痛是家常便飯。

但是阿丹卻明明白白地告訴我,去做吧,做你想做的事,不要想那麼多。

是的,有一次的生日禮物是來自阿丹的一盒耳釘,說換著戴。

大學暑假去了阿丹家小住幾晚,天天說話到淩晨三四點,一個迷著眼,一個陪著,說幾句又激動了,硬是碎碎咂咂說了足足幾個小時。

我們看著三橋路口閃過的行車燈光,紅橙黃綠青藍紫的霓虹燈閃閃爍爍,常常要牽著手入睡,怕鬼從窗戶邊跳出來了一樣。

轉路時我告訴阿丹哪裏的泡芙最好吃,每次遇到阿丹都會給妹妹稱上一袋。

我們常常做同樣的事,也會常常走同一條路,吃同一條美食街。

第一次吃臭豆腐也是轉路時去吃的,還有豆腐腦,那種奇奇怪怪的美食阿丹遇到之後便常常念叨,我也奇奇怪怪地愛上了。

一個人是會影響另一個人的。

總有人想跟你出去消磨時光,轉轉路呀。

【1】:膠四角高凳子

【2】:可折疊木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