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12月末的一個黃昏,長江上寒風凜冽正是枯水期,江水的水位很低,在寒風的抽打下懶洋洋地向東北流著,水麵褶皺很密集,一陣又一陣遠處的南京長江大橋已經在動工了,巨大的混凝土橋墩矗立在江中,上麵架著滑輪、鋼索,還有腳手架,工人們熟練地爬上爬下,幹著活兒
向小強裹在厚厚的大衣裏,坐在江心,凝視著一千多米外的景象,發呆,出神
此刻,他身子下麵就是鏽跡斑斑的“蚱蜢號”這艘袖珍潛艇還是這麼矗立著,半陷在沙洲裏,在江心“一個人”孤零零地呆了五年風吹雨淋,鏽跡斑斑大部分時間,它都是泡在水裏,隻露出指揮塔和艇身最頂端的一小部分到了冬天,水位下降,它就幾乎全露了出來
開始的時候,因為下遊長江還是明清對峙的軍事屏障,基本上沒有商業通航而且蚱蜢號擱淺的地方剛好是江心,是明清雙方的分界線,所以也並不對雙方造成什麼影響,所以就由著這艘小潛艇豎在那裏而到了後來北伐後,長江完全在明方控製中了這時候長江的航運作用開始發揮,就有人提出應該把這艘沉船拆除,以免給航運造成危險
但水文專家建議保留,因為蚱蜢號並不是“沉船”,並不是像暗礁一樣沉在水下,而是擱淺在水麵之上的,反而起到了“燈塔”的作用即使把潛艇拆除,潛艇下麵的暗沙州是拆除不掉的那麼有這麼一艘潛艇杵在上麵,反而是一個明顯的警示標誌,能讓航船知道這兒有淺灘,可以遠遠的就避開
長江艦隊的機械師拆走了艇上的武器和剩餘魚雷後,航運安全機構就完全把蚱蜢號當作“燈塔”來使了,把它的潛望鏡高高地升了起來,在潛望鏡頂端裝上警示燈,一到晚上就一閃一閃地發出紅光,警告航船不要過來
但是到了第四年,蚱蜢號開始快速下陷,半年就陷下去了一米多這樣發展下去,要不了一年,蚱蜢號就會在豐水期處於水麵之下,成為可怕的“暗礁”因此,必須把它拆除了
秀秀消息靈通,最先聽說這個消息,竟是頗為傷感她告訴向小強後,向小強也是不勝唏噓對他來說,蚱蜢號就像是一個媒人,因為它,他才認識了秋湫、秀秀,才開始了他來到這個時空的一係列冒險,才認識了朱佑榕、鄭玉璁、十四格格……
向小強在這個時空已經生活了五年,期間曆經了數不清的波瀾,數不清的大風大lang而在普通人的生活裏,任何一件事都是一輩子也經曆不到的這一切,都是由這艘小小的、受傷的潛艇而開始
向小強這時候才突然想起來,在這五年中,從來沒有再次來看過它一眼自己沒有,秋湫和秀秀也沒有自己也好、自己的老婆們也好,大家都隻顧著經曆那些精彩的大風大lang,享受著愛情和幸福,竟然連提都沒提過蚱蜢號,就把它這麼晾在這裏
現在,它就要被拖到造船廠裏拆掉賣廢鐵了,就要永遠從哪個地方消失了向小強才猛然覺得,確實有必要故地重遊,至少多看它一眼,送它最後一程
……
向小強一個人坐在指揮塔上,靠著潛望鏡,手扶著欄杆,感受著上麵粗糙的鐵鏽……突然,他發現了欄杆下麵、指揮塔的內壁上有幾個字
他小心地把身子挪過去,湊上前去看字跡明顯已經留了很長時間了,已經被鏽跡遮住了向小強掏出手帕,用力揩了兩下,讓下麵的字跡顯露出來他借著落日的餘輝,吃力地讀了出來:
“王家俊——楊秀梅到此一遊”
不會?!
向小強接著尋找,又找到了好幾處刻字:
“李仲平——蘇小玉,在此立誓,永結同心,日月可鑒”
“xxx——xxx,白頭偕老,永不相背”
“山無棱,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
念著這一處處刻在鋼板上的歪歪扭扭的字,向小強不禁感動了
——自己以為孤零零的蚱蜢號,這幾年來竟不是完全孤獨的,它竟然成了年輕男女們的愛情聖地!無論是熱戀的情人,還是私奔的小兩口,都會租一葉小舟,來到這江心沙洲上的蚱蜢號,相攜坐在這裏,像向小強現在這樣,望著天邊的落日,相互道出山盟海誓,並用小刀將愛情誓言刻在鏽跡斑斑的鋼板上……
蚱蜢號的傳奇故事、蚱蜢號引出的傳奇愛情,已經深入大明年輕人的心這艘潛艇雖然經過幾年風吹雨打,早已經鏽跡斑斑、殘破不堪,但在很多年輕男女的心中,早已經披上了一層lang漫的緋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