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 2)

宜朝開國已有百年,到了這一代的皇帝,竟然出了一個情種,也就是宜宣帝---宜長衍。

為什麼說他是個情種,因為他始終不肯立後,據說是因為與先皇後鶼鰈情深,先皇後曾是明動宜京城的美人,上一任中書令葉遠之女葉曦,風華絕代,驚才豔豔,令當時還是皇子的宜宣帝一見傾心,宜長衍登基第三月,即娶了葉曦為後,葉氏一族封官加爵,盛寵一時,可惜自古紅顏薄命,好景不長,宜宣帝九年,葉後得急病而亡。

先皇後走時,他立了個誓說不再立後。這就導致如今這局麵,因先皇後未有皇子,如今僅有的三位皇子都不是嫡子,競爭的場麵十分熱鬧。

其實皇帝也很是頭疼,大概也是沒想到有這樣的事情,畢竟宜朝開國以來,一直都是嫡子繼承,從未有過先例,皇帝也是無奈,這三個皇子雖然都有些才能,卻也難分伯仲,立誰為太子都覺得差了點什麼,以前皇子們還小,皇帝就拖著說等再大點,現下幾位皇子有的已經成年,大臣們一催再催、爭論不休,皇帝想著怕是再也拖不下去了。

何阮自幼跟在皇帝身邊,皇帝登基後便做了大總管,最是體貼皇帝的心意,如今瞧著這情景,心裏有些打鼓,心裏默念皇帝可千萬別回頭看他。大概是多年的心有靈犀,皇帝偏偏回了頭,而且就看著他,伴君如伴虎啊,何阮的臉差點皺成一團,這伸頭一刀縮頭也是一刀,哎喲心想可真是造孽,伸了伸脖子,好像下一秒就要被拉去砍頭,向前走了一小步,低聲說道:“陛下,永安公主年後就及笄了,這駙馬的人選…”

皇帝緊皺的眉毛舒展了一些,永安是先皇後嫡女,皇帝對先皇後用情極深,出生不久後,便有了封號,未及笄便在宜京城最繁華之地賜了公主府,是南宜從未有過的先例。隻是可惜,公主幼時聰明伶俐,自先皇後故去,其親族葉家被貶,公主便無人管教荒廢學業,琴棋書畫樣樣不通,坊間竟傳公主是懦弱膽小、無才無德之人,不過永安仍是皇帝最寵愛的孩子,也有不少朝中重臣想著若是尚了公主而為家族獲得榮寵庇佑。何阮這樣一提,倒是讓皇帝心下清明了一些,此時若提出永安的婚事,想必那些人就該把眼睛盯向其他地方了,雖然這並不是一勞永逸的法子,但是拖得一回便拖一回吧。

何阮小心的瞧著皇帝的神情,想著這腦袋又能在頭上多呆一會了,不由得舒了一口氣,這回是躲過去了,下回呢,下下回呢,腦袋不掉屁股也得開花,想起上回賑災一事,朝中幾位大臣爭的不可開交,皇帝拿不定主意,下了朝回到書房來回的走著,當時也是這麼回頭瞧了一眼,何阮哎喲一聲就跪了下來,說奴才無用不能為陛下分憂,結果就去領了一頓板子,到現在想起來仍然覺得疼。

其實皇帝也不是什麼不近人情或者喜怒無常的人,登基這十幾年,勤勤勉勉,也不好女色,是個勤政愛民的好皇帝,可惜從先皇後走後,就偶爾會有心思煩躁怒氣難消,也會拿下人出出氣,何阮跟著皇帝這麼多年,深知皇帝的逆鱗,也知道皇帝最是重情之人,每回何阮挨了板子,皇帝也會叫太醫院送去上好的金瘡藥,隻是何阮仍是心驚膽戰,就怕皇帝哪天一時怒極沒控製住,真摘了自己的腦袋。

何阮帶著朝中適齡官家子弟的畫像,來了永安公主府。永安公主的閨名喚做良時,據說先皇後當年是在去萬安寺為萬民祈福的回途中早產誕下的孩子,那年正是鬧旱災,民不聊生,皇後懷胎九月堅持要去為民祈福,可能路途顛婆,回來的路上竟然早產了,不過這孩子一出生,竟天降甘霖,皇帝聽聞後大喜,即賜名良時,封號永安。

“公主,公主…”宮女花月急匆匆跑來通傳。

“花月,都說了多少次了,這樣急躁成何體統。”另一個宮女花寧皺眉,佯裝生氣的瞪著門口的小宮女道。

花月嘟嘟嘴,花寧和她都是自幼伺候公主長大的人,都是公主身邊的大宮女,花寧卻老成許多,事事辦的妥帖,自己總是毛手毛腳。“公主,陛下派了何總管前來,說是為公主挑選駙馬的事,何總管已經在前廳侯著了。”

良時正在梳妝,看著鏡中人,淡淡蛾眉,淺淺胭紅,雖不是絕代佳人,卻如出水芙蓉,冰清玉潤,又恍如秋菊披霜,鬆生空穀。回過頭,嫣然一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