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後營集(1 / 2)

南斷山脈如巨龍般橫臥於東洲大地,東接無盡海洋,西連無邊荒漠,以北氣候溫和,土地肥沃,是最為肥美之地,自夏帝立九州,便為人族繁延棲息之所,以南則是無盡叢林,山脈山高林密,精怪叢生,除了一些夏人口中的蠻子苟且生活於此,少有人類觸及。

傳說山脈深處有妖族大能仿人族建巨城,立教化,收蠻子為奴,讓無知世人更是忌憚不已。就連大夏幾十年前耗費無數資糧,十萬黑甲精兵入南斷,歸來者十不存一,才得以征服之地南象郡,受這傳說影響,也是人口稀少,除了直道邊廖廖幾座城池,其他都是些荒涼所在。

可偏偏南象郡乃是怒江入海之地,上好的衝積平原豐茂無比,又有水利之便,本地蠻人那都是春季灑種秋豐收,躺著就能混個肚飽,耕耘?不存在的。正經的夏人不願來,倒是那些作奸犯科、好吃懶做之輩;仇殺落魄、逃犯流民盡皆彙聚於此,而官府為添丁增口,也是睜隻眼,閉隻眼。

後營集背靠鯉門山、井衝峽,更是各色人等彙聚之所,按說當是混亂不堪,可偏偏此地卻是安穩無比,乃是方圓百裏難得的興旺所在。

此地本是當年黑甲軍攻伐南斷之後營駐地,隻是現在已不在大夏輿圖之上,近幾年又修了大公集,以“不問來由,公平買賣,保證安全”為口號,遂成了方圓幾百裏之內藥材,靈物交易中心。

後營集隻是座方圓裏許的小城,最為熱鬧之處自然是以長安街為中心的大公集了,各種采藥人、清山客、富商臣賈皆彙集於此,街邊的坊市鋪麵則成了名副其實的吸金之所,後營集人靠著這勾當已是衣食無憂,更何況他們本就是軍中後裔,軍中袍澤最為團結,又善沙場博殺之術,這些年來更是以手中刀把子壓服各地不平,不然這大公集如何辦的起來?

三丈來寬的街道兩邊建築多為巨石大木所造,粗曠大方別有一番趣味,集市盡頭處就是穿城而過的清水河,越過河上石橋則是整個後營集最為宏偉的建築--祠堂,夏人最重祭祀、傳承,各處地方最為看重的就是兩堂“學堂和祠堂”!

此地雖已不複夏境,自視為黑甲後人的後營集人可從不把自己當成蠻子,照樣行夏禮,遵夏製,而這幾年生發起來後,立馬翻修了祠堂,占地足有好幾畝,前後足有三進,唯一奇怪的是那前院裏卻豎起了根十丈來長的旗杆,上麵掛著麵黑不溜秋的破旗,此刻正要死不活的垂靠在杆上,哪怕偶爾起風,黑旗依然是紋絲不動。

祠堂大門前,靠著清水河邊卻是用上好青石鋪成了廣場,而這地也成了集裏老人閑聊、頑童們嬉戲玩鬧場所。

南斷山的妖、

北草原的狗、

水裏的龍王聽風溜,

邊軍子、挎刀走,

斬妖頭、死不休,

……

時近黃昏,廣場上頑童們正吼著集裏老人們教的哩曲,打鬧成一片,靠河一側石堤上長著一株好大榕樹,樹幹好幾個壯漢都抱不過來,可惜卻被雷劈過,大半個樹身烏漆嘛黑,都已經枯死了,可就那僅有的幾個枝丫,伸出來的綠蔭卻已遮蓋住了整個廣場和大半寬清水河。

樹下胡亂擺放著幾塊修堤剩下的青石,此時,正有幾名老頭躺靠在石頭上假寐,還有些則臥在青石上,邊聽著那些頑童所唱俚歌,邊伸手在青石上輕拍應和,邊上的小碼頭上還有個十四,五歲的俏麗小娘正在清洗著衣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