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起來?”宋誌超問道。
聶衛東擦了一把鼻血,苦笑道:“還死不了。”
宋誌超攙扶他起來。
警笛聲越來越近,甚至能聽到前麵有警察在詢問:“剛才誰在打架?”
宋誌超知道必須要走了。
拉起自行車,攙著聶衛東,朝著人多的地方擠去。
這大街上人來人往,很快就沒了他們的影子。
警察後麵趕到,隻見地上一灘血,也不知道出了多大事兒,問四周的人,大多一問三不知。
偶爾有一倆正義感爆棚的人,就對警察叔叔說了剛才發生的事兒,幾個人怎麼怎麼打架,你追我趕,八步趕蟬……最後擒拿手,鴛鴦腿,被踢得鼻血橫流,講的繪聲繪色,跟武俠小說似得。
一聽隻是打破了頭,流了鼻血,警察叔叔們這才鬆口氣,隻要不是太嚴重的刑事案件,又沒人報警,他們也不會過多追究---畢竟警力有限,他們還有很多重要的事情要做。
……
中海市,紅橋區---
前麵是一片等待拆遷後建設的區域。
這幾年中海經濟發展迅速,很多破舊的城區都步入了正規的拆遷和改建當中。
這個年代,拆遷工作很容易做,不管是承建商,還是有關部門都還沒有陷入那種唯利是圖的怪圈子。
這個時代,政府為老百姓謀福利,很多地產商賣房子也都賣得是良心價,像香港那種喪盡天良的地產模式還沒有影響到這裏來。
當然,最主要的是這個年代的老百姓,還沒把買房子當成是投資,很多人買房子就是為了住。
宋誌超一向秉承“好人做到底”的信念---既然救了這個聶衛東聶大少,就好人做到底把他送回家。
而這裏,就是聶衛東居住的附近。
此刻,宋誌超把壞了的自行車放到了一個胡同修理自行車的老大爺處。
聶衛東流血的鼻孔塞著紙撚,嘴裏叼著香煙,就開始和那個老大爺嘮嗑。
老大爺笑眯眯地問聶衛東今天又被誰打了,對方又挨了幾拳。
聶衛東遞了一根煙過去,就當著宋誌超的麵兒吹牛,說自己怎麼怎麼厲害,一個打三個,最後隻是鼻子輕微擦傷,凱旋而歸。
老大爺就樂嗬嗬地聽,圍著自行車轉了幾圈,說這車子撞的不行,想要修好需要費點時間,讓聶衛東和宋誌超明天來取。
聶衛東拍馬說馮大爺您這手藝沒的說---這自行車明天一定跟新的一樣,然後又問大爺多少錢。
馮大爺就說至少要三毛錢,龍拐需要扳正了,費功夫。
聶衛東就忙說別呀,咱倆誰跟誰,雖然我不常在這裏住,卻也算是左鄰右舍,昨天還幫你端過水。
原來昨天馮大爺生意忙,給車軲轆補胎的時候沒水了,於是聶衛東就自告奮勇讓大爺看著攤子,他去遠處端了半盆子水過來,沒想到這個人情今天就用上了。
馮大爺倒也幽默,聽聶衛東這樣說,就笑說你這一盆水也太值錢了,三毛錢啊,以後我可不敢使喚你,你這人力比拖拉機犁地還貴。
聶衛東就叼著煙,嘻嘻地笑。
馮大爺最後說這次免費修理,下不為例。
聶衛東一臉得意,用肩膀碰碰宋誌超道:“瞧見沒有,這就叫人情!”
離開馮大爺的自行車修理鋪,宋誌超攙扶著一瘸一拐的聶衛東回家。
路上,聶衛東忽然說了一句:“你很年輕。”
宋誌超不知什麼意思。
聶衛東又說了一句:“血氣方剛。”
宋誌超還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不過很快,他就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