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到了。”
王蓋手裏捧著的,正是他學過的《典論·論文》。
如今這麼多年過去了,王蓋腦子裏還記著的長篇古言,真的是寥寥無幾,唯有這曹丕的著作,能夠提筆一二。
至於什麼《出師表》之類的……劉宏都沒死呢,這年頭你給誰表呢?頭都得給你擰下來。
“公子,您今日來的可太早了。”
麵對開門的老伯,王蓋也是微笑著點點頭,舉止有度,翩翩有禮。
沒辦法,他爹對他太嚴了,那真是恨不得啥都想讓他學,這儀表方麵,那就跟二十一世紀的服務員或者空姐這種服務人員一樣,就連細微的表情都學。
“今日恩師可有客人?”
“有,聽聞好像是一個大家,都沒拿拜帖。”
王蓋點點頭,沒在言語。
他的師父是漢代經學的集大成者、傑出的教育家之一。當年在王蓋的不斷哀求下,他的父親王允四處打聽,才找到了這位桃李滿天下的大司農。
正所謂雪中送炭易,錦上添花難,更別提開創了鄭學的鄭玄了,名士大家都很愛惜自己的羽毛,收徒一事極其嚴格。
哪怕是王蓋這種世家嫡長子,鄭玄也同樣是十分慎重,開宗立派,最怕良莠不齊。
當年王蓋年僅六歲,加上王允三十一歲老來得子,對他很是寵愛,所以導致其心性還是上輩子的模樣,使得王蓋於這個世界格格不入,鋒芒畢露。
鄭玄的名聲自然是如雷貫耳,不說別的,拜了鄭玄為師,最起碼以後能當個縣令,這就是師門。
結果鄭玄不想收他,當即站起身大喊一聲“有教無類”後,鄭玄感覺自己最起碼是儒學大家,在孔融的幫助下,才表示先收為記名弟子,跟在身邊。
之後王蓋就一直跟在鄭玄身邊,在家待了半年後,準備隨同鄭玄前往青州遊曆。
離家的時候,王蓋一句“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脫口而出,讓鄭玄更加滿意,當即讓他作為全篇,並且王蓋正式成為鄭玄的弟子。
這半年來,王蓋也是真的認真學,鄭玄教他的學,鄭玄不教他的就跟著師兄們屁股後麵問。
這特麼可是東漢末年了,眼前的繁華都是假象,王蓋知道不努力就要死,自然是極其努力。自己又不是真的六歲小孩,還等著媽媽送你上學?
從那時候開始,王蓋的命運就已經和曆史原來的王蓋不一樣了。
神童、一心向學、天性務實三個光環往頭上一放,王蓋直接就成了遠近聞名的“別人家的孩子”,家裏的長輩也是更加的喜愛這個出生就十分穩重的孩子。
“弟子蓋,拜見恩師。”
“哦?快來。”
鄭玄坐在書房裏正在讀書,一見王蓋抱著一大堆的竹簡,眼睛就開始放光。
“蓋兒,這難道是你……”
“恩師,弟子隻是有感而發。”
“快快快,給我看看。”對於王蓋現如今刻在骨子裏的謙遜,鄭玄是越來越喜愛了。
鄭玄對於這個跟在他身邊六年的弟子可是喜愛的很,最近終於轉悠了一圈,又回到了豫州,本就是打算看看自己的這個弟子,沒想到昨天剛到,今天王蓋就來了。
今天見王蓋小小年紀便又寫了一書,自然是要幫忙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