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真的沒有任何儀式感,就在你望著某個女生發呆,或是不經意間被馬尾辮掃過鼻尖的時候,就開始了。通常是難熬的夏天,因為總覺得,那樹葉遮住的斑影和女生掠過的芳香才是該存在的記憶。
那年我高一。
江畔中學是市裏最有名的集初高中一體的私立學校,尤其在我們入學那年出了一個考進北大的文科狀元,導致包括我父母在內的不勝其數的家長寧可花著高額的入學費也要把自家的蘿卜塞進一個坑裏,而學校有了錢,便自然而然地大興土木,買地蓋樓招生,光我們年級,當時就有24個班,而在我們6班呢,我是屬於不起眼的那種,家境平平,相貌平平。有這兩個“平平“,在那個年紀基本就沒人注意你。
報道那天我斜挎著一個挺破的綠挎包,其實倒不是沒買新書包,雖說家境平平,但能進這學校的,家裏多少還是有些底子的。隻是入學考試的時候背的就是這個,本兒啊筆的都在這包裏,我是一特懶的人,考完這包就沒動過,懶得倒騰,就直接挎著來了。
進教室裏的時候班主任還沒來,同學們也都是看著眼緣兒隨便坐,我就在教室中部偏後找了個雙人座坐下,這桌椅不知道誰安排的,整個教室一共有7列,但是有單列和雙列之分,從靠窗開始是一個單人列,也就是沒有同桌的,之後隔著過道是有同桌的雙人列,之後再是單人列,以此類推,用數字來表示就是1 2 1 2 1。
我之所以找雙人座,多多少少也是僥幸希望能有一品學兼優的漂亮女同學坐過來,當然品學兼優不算硬性要求。但僥幸就是僥幸,有時候百分之十的概率跟百分之零沒啥區別,因為本來也不是隨機。
坐過來的是一黝黑但挺幹淨的男生,簡單跟我打了招呼,但我問他叫什麼的時候,他隻說自己姓殷,卻不告訴我叫什麼,剛認識,也不好多問,就各自擺弄著手指頭等班主任來。
約摸著能有5分鍾,進來一板兒寸中年精壯男子,個不高但倍兒精神,麵帶著標準歡迎儀式的微笑大步流星上了講台。
“同學們好,歡迎來到江畔中學,我是高一6班,也就是你們的班主任,吳迪!”
頓時下麵一陣噓聲,有好起頭兒的來了一句:
“老師,瞧您這名字以後我們是沒好日子過了”
吳老師倒是不以為然,笑著把話接過去:
“沒事兒同學們,別看我叫吳迪,其實我這人特別和藹可親,你們呐,別怕,就把我當做大一點的朋友就行。”
別的老師通常上來都會來一下馬威,可這吳老師上來卻表現的人畜無害,但後來我們才知道,什麼叫“大一點的朋友”,簡稱就是倆字,老大!
————————————————
開學報道,其實就是大家互相瞅瞅順眼,記住兩個想記住的名字。人與人認識其實挺簡單的,尤其是在一個框架裏麵,當你不得不認識這個框架裏所有的個體時,便會出現敵我的意識。其實就是看眼緣兒,本來誰也不認識誰,但我就是喜歡,或就是看不上,這種意識,從人第一次尿炕到最後一次尿炕,都一直存在。
同學們在一個接一個地起身自我介紹,我坐下之後便是這位殷姓同學,聽了自我介紹後了解了他叫殷強,但我無意間發現他桌上入學考試時的試卷,上麵的姓名是殷敬強。
大概是聽過一些午夜電台講座後,這位同學了解自己的名字是有多囂張了……
談到名字,其實名字有時候也會是喜歡一個人的原因,就像一個書名,一個歌名,勾起你了解下去的欲望。
她叫蕭雪雪,我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她正站在我左後方靠窗的位子,新裝的白色窗簾在她麵前輕擺著,她很纖瘦,我多看了她一會兒,直到她坐下在些許餘光後朝我一個微笑,我才意識到自己的失禮。
殷敬強拍了拍我,把頭往我這邊靠了靠,眼睛盯著老吳牙動嘴不動地說:
“怎麼著兄弟,這一眼就看上了?”
我也用同樣的姿勢和表情回答他:
“看不看上也輪不到我,飽飽眼福得了。”
“別啊兄弟,青春就是無所畏懼,要不一會兒排座哥們幫幫你?”
我側了側臉瞟他一眼,“怎麼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