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額娘睡下了嗎?”
弘曆來到壽康宮,看到芍藥出來,便問了一聲。
“皇上安。”芍藥跟他行了禮後,施施然回頭看了一眼,“才睡下,皇上要進去請安嗎?奴婢這就進去通傳……”
弘曆擺了擺手,招呼芍藥往外走了走,接連問了幾個問題:“不了。皇額娘今兒可曾偷偷哭過?吃得多嗎?不管她想吃什麼,你們都盡管讓禦膳房去做就是……朕今日讓人送來的蝦仁水晶餃,皇額娘可曾嚐過?”
“回皇上,皇太後今兒沒有哭,還看著皇上今日送過來的小劄笑了好半晌。進食多了些了,皇上讓送來的蝦仁餃,皇太後都給吃掉了呢。”
“嗯,那就好,既然皇額娘喜歡吃,朕明兒就讓禦膳房換換花樣做。”弘曆點了點頭,稍微舒了口氣。
離胤禛駕崩已經過去半年了,妍華被尊為皇太後之後,便搬來了壽康宮居住。這裏離養心殿不是太遠,弘曆每日都要過來看幾次。
起初那三個月,妍華每日都會抱著那個玉盒子躲在寢殿裏發呆。她怕弘曆擔心,所以總是偷偷躲在暗處哭,一哭就是好半晌。弘曆怕她把眼睛哭壞,一得空便過來壽康宮陪她,暖心做了皇後之後,也每日都過來陪著,就怕妍華沒了胤禛陪伴便覺著孤單。
起初她不肯將頭發上的白色染料洗掉,還是習慣性地塗啊塗啊,堅守著她一個人的白頭偕老。上個月,弘曆親自為她洗了一把頭,她才同意不再把頭發染白。
可弘曆那個時候突然發覺,她的頭發竟是在五個月之內白了一半,他看得心酸不已……
三月中旬,桃花盛開。因為弘曆去年年底便讓人在圓明園中辟出一大片地移種了桃花,又特意讓人好生養護,所以乾隆元年的時候,那片桃花便開得異常熱鬧了。
皇太後被新帝弘曆親自送去圓明園裏賞桃花,在桃林深處碰到了個孩子,正恭恭敬敬地捧著一個精致的琺琅盒子在一棵桃樹旁站著。
妍華的注意力都在那個盒子上,她知道,裏麵是胤禛生前寫的小劄,她每日看到這盒子便高興。
那孩子捧著盒子跪了下去,恭恭敬敬地磕了個頭後才將那盒子呈於頭頂:“請皇太後聖安!”
妍華親自將盒子接在手裏後,慈祥地道了一聲:“起來吧。”
她一心隻在那盒子上,因為當著這麼多人的麵兒,又不好意思將小劄拿出來細細讀,便眉開眼笑地將盒子拿在手裏婆娑。
弘曆見狀,輕笑著指了指麵前那個孩子:“皇額娘也不看看他是誰?”
妍華這才斂了心思,順著弘曆的指向往那個孩子看去。隻見那孩子的年紀在十歲上下,劍眉長眼,高鼻薄唇,活脫脫一個小胤禛。她的眸子驀地一翕,又乍然張大:“恩……恩兒?”
這孩子離開宮之後,她便沒怎麼再見到過,如今再見,他竟然已經出落成了一個翩翩少年,雖然他的眉眼生得極似胤禛,可他的神情卻沒有那麼冷,溫溫軟軟的,像極了她。
那孩子一聽妍華喚他名字,神情微微動蕩,囁嚅半晌,才輕輕喚了一聲:“皇額娘~”
妍華喜極而泣,芍藥忙給她拭淚。
弘曆輕輕咳了一聲,提醒道:“這是十二叔的孩子,名喚弘恩。”但見妍華微微放下臉來睨了他一眼,他便往前頭一指,道,“皇額娘,兒子看前頭的景致不錯,這便與皇後先去觀賞一番。皇額娘身子乏了,且先在此歇一歇,弘恩便留下來好生照顧著些吧。”
他說著便離開了,有些事情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可。
弘曆離開後,妍華才拉著弘恩的手問長問短。弘恩如今也大了,起先對她生的那些怨恨也早就沒了。他被過繼給十二後,便一直由十二的嫡福晉照顧。十二福晉擔心時常帶弘恩進宮見妍華,會很難讓弘恩開口叫她額娘,所以便一直不肯讓十二帶他進宮。
一個孩子,誰對他好,久而久之他自然也就接受了那人。
如今他對小時候的事情印象已經不深,但天生的血緣關係讓他對妍華很有好感。二人聊了很久,連那桃花都懶得欣賞,直到天色漸晚,弘恩才依依不舍地與她道了別。
十二有一位側福晉懷了孩子,但因為嫡福晉沒有孩子,所以嫡福晉待弘恩還是愛到了骨子裏,不必親生的孩子差。妍華得知此事後,心裏也甚是寬慰。
回到宮裏用過晚膳後,宮裏已經暗了下來。宮裏頭因為宮牆很高,所以暗得也比紫禁城外頭早。妍華早早兒地沐了香湯,坐在窗邊的榻上將那封未看過的小劄掏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