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風輕雲淡,高山之上雲霧繚繞。林間碎泉湧於青石之上,鳥兒鳴叫於綠樹之間。
夜間月明星稀,清新空氣人間罕有。坐於山間雜草上,可有仰望夜空之雅興,亦可為靜心思考之地。
在山中有一村落,隱匿於群峰之間,因其背靠之山,山脊兩沿略寬,上下卻窄,山脊上部又有細長形狀如衝雲霄之勢,故而名為背劍村。
此名蓋村落有識之士所作,而村落倒不曾有人來命名,但村裏的人都知道背靠的是像劍一般山峰,口口相傳之間,村子也就成了背劍村。
而那座劍山,竟然也跟了村子的名字,叫背劍峰,到底誰是劍,又背靠誰,也說不準了。
這本屬於劍者故事的主人公,王惟劍就住在這裏。
此時的王惟劍正躺在村外草地之上,行開篇所說思考之事,俗稱發呆。
忽然聽到身後有熟悉的聲音喚他,便隨意地一下站了起來,端詳其後看到果然是王姨。
王姨道:“惟劍,都快中午了,還不回家吃飯?一天天都坐在這裏發呆,村裏的大李現在都跟他爹一起去城裏給人家做工了,你也想個啥出路,省得以後別說討老婆了,跟村裏的張乞丐一樣,連飯都吃不上。”
“知道了,王姨。”王惟劍依舊是隨口敷衍了一句,便隨王姨回了村子。
說起這王惟劍,身世倒是十分坎坷,年幼時,他父母憑借祖上傳下來的粗淺煉器技巧進城為城中練劍的大人物打造兵器,誰知卻在幾年前一次進城時不知所蹤,據說是衝撞了城裏大人物的座駕,觸怒了人家,後來就杳無音信了,也不知是死是活。
他們這一走,王惟劍就成了沒人要的孤兒,索性同宗的王姨看這孩子可憐,正巧膝下無女無子,便認了王惟劍當了自家孩子,好歹也為這孩子尋了個吃住的地方。
至於王惟劍父母這麼多年的積累,王姨一家倒也樸實敦厚,沒有想著據為己有,隻是想著等惟劍長大了,討個婆娘,倒也有個安身立命的地方。
剛進入村子,變看到村口破落的小門旁聳立著一塊表麵光滑的白色巨石,這塊大石頭上被用蒼勁的筆法提著“背劍村”三個大字。
這個石頭的來源已不可考,倒是題字的人據王惟劍父親說是他的祖上,當初也是玄之又玄的煉器一代宗師。
可到了今天,無論以前是不是,也就隻留下來這一塊石頭和一間現在廢棄的鐵匠鋪子了。
沿著村裏的大門進去,三三兩兩矗立著十幾間老舊房舍,奇怪的是,這裏的房舍裝潢無論美醜,倒沒有歪歪扭扭的,都是直直的建築風格,仿佛一把把劍插在地上一樣。
這些房舍便是背劍村的全部人家了。
村裏的壯年要麼出城務工杳無音信,要麼就是安居樂業之後把父輩接出去頤養天年,在城裏享福,這村子裏的人嘛,除了幾個特別掛念村落的,便隻剩下些許老弱之流了。
跟隨王姨回到家裏,此時正是晌午十分,炊煙倒是陸陸續續冒了出來。
可是卻沒有多少飄揚在天空上,如同一次下一根細麵條一般,再加上遠處林間的幾聲鳥叫,倒是頗有意境。
但也更襯托了這個山間小村落的孤寂空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