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從前有座山(1 / 3)

從前有座山,名曰“終南山”,山裏有個道觀,名曰“重陽觀”。道觀裏有個中年道士,正苦口婆心循循善誘地給小道士講著下山的道理:

“徒兒,快快下山去吧,誰再敢說你傻,你就揍他,打死都不怕,師傅給你撐腰。”

“不去。”

“徒兒啊,你力氣大,不下山去撈個天下十大高手當當就太可惜了。五花馬、千金裘,光宗耀祖,多氣派!”

“不去!”

“大虎啊,你不是愛吃酒肉嗎?山下有的是好酒好肉,不像師傅這樣寒酸,給你總是吃不飽……”

小道士的名字沒有絲毫仙氣,姓段名大虎。確實,因為道觀缺糧,他已經三天沒有吃過一頓飽飯了,但還是狠狠咽了一口唾沫,說道:“不去!”

“你……”師傅氣的揮手欲打,可手在空中僵持了一會兒,還是作罷了。看樣子,師傅馬上都要哭了出來,他搬來了道觀裏的米缸,假裝嗚咽道:“你看你看,咱道觀裏也就這點米了,熬一頓粥怕都不夠了,你要再不走,師傅可是真心養活不起你了。”

中年道士在一旁吹胡子瞪眼:這可忒寒磣了,哪有師傅這樣求徒弟下山的!

難道,山下真的有老虎?

這一日,終南山上,仙霞氤氳。小道士正襟而坐,做掐指狀一陣推演,無奈道:“師傅,我就知道,今日不宜下山。”

中年道士眼睛眯起,精光爆射,像極了一把殺人的刀。他抬了抬腳,恨不得一腳把小道士這躲烏龜殼裏不探頭的膽小鬼給踹死。

今日是小道士的生辰,其實前幾日他就已經知道,過了今日就該下山了。

下了山,就少了一張吃飯的嘴。

師傅也有難處。

這終南山上大小廟宇七十二座,近年來是越開越多了,還動不動就是哪個門派的祖庭,占卜姻緣斷人吉凶那是不必說了,至於開石裂碑摧金斷玉之類的絕活,也是好生了得。這樣一來,道觀的香火便開始衰落了。師傅覺得愧對祖師,也變得蒼老了起來,自從上次費心遊說一位騎著寶馬的香客投資點香火錢失敗後,他的頭發就白了一半。

師傅也姓段,名貴仁,是全真教第四十二代掌門人。這門派是按“富貴大順、招財進寶”八字排輩,段大虎就是大字輩。

段貴仁的武功很好,全真教的刀法練的爐火純青。全真教上任掌門活了一百零六歲,曾評說當今武林,說能在他手下走過五十招的人不出十人。段大虎卻不信,一臉猥瑣的師傅怎麼看也不像是個高手。直到有一次,有一位高手也不知怎地聽說了段貴仁的武藝,便上山來向他挑戰。

說是挑戰,其實是踢館。段貴仁無法躲避,隻得應戰。

大戰中,他一刀劈向終南山下一條大河。

那一日,抽刀斷水,水不再流。

眼見為實,段大虎才信,師傅原是高手中的高手。

可武功再高,在這荒山之中的道觀裏,卻是一點用也沒有。

聽說,山下太極拳倒是很火熱,開館授徒的錢比香火錢那是多了不少,這也是段貴仁師徒的夢想。曾經,他也曾下山置辦了一套粗布淡黃窄領窄袖褂,淺褐布褲束腿,青雲底圓口布鞋,頭頂青布束帶抹額,都是些尋常裝束,聽說前後隻花了三兩銀子,店家還額外贈送了一頂道冠和兩柄拂塵。穿戴起來,倒頗有幾分仙風道骨。

那幾日,段貴仁把生了鏽的大刀磨了又磨,見有香客來訪,直大喝一聲,舞的虎虎生風。

可不知為何,香客們避之唯恐不及,然後拿一種異樣的眼光打量著他,那種眼光很難形容,就好象是看到了一頭闖進蓬萊仙境的野豬。

偶爾也有一兩名香客想學習花拳繡腿,好去山下吹牛的,便也想跟了段貴仁學藝。隻因全真派收費公道,他們好節省些銀錢。但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師傅姓“段”的緣故,現在這套刀法,十招有九招裏麵倒是有個“斷”字,像什麼斷斷續續、斷章取義、斷壁殘垣、斷子絕孫、斷雁孤鴻、斷縑寸紙……

這讓香客們頗為懷疑,這難道不是江湖上流傳已久的“五虎斷門刀”嗎?

於是,僅有的幾個“慧眼識珠”的門徒也走了。

久而久之,段貴仁師徒和全真派的名聲也就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