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抬頭見希音愣住之狀,笑道:“當日見仙姑離開時麵色不虞,想必是被這些風言風語惹惱了罷。其實無甚,他們就是嘴碎些,閑來無事常談個家長裏短,但本性不壞。”
希音默著未置一詞,心中如打翻五味瓶,又如月老那一團紅線纏在心底,紛亂如麻,理不清一絲頭緒,不覺便皺了眉。
孫李氏見狀嚇了一跳,唯恐哪句不慎得罪了仙姑,正思慮間,一旁坐著始終未開口的男子終於出聲,寬慰她道:“無需擔憂,她隻是在想事情,與你無關。”
孫李氏這才鬆了口氣,見男子輕輕撫著仙姑的頭頂,柔聲哄她道:“怎麼了?”
仙姑僵硬的回頭,麵色悲愴問他:“我錯了?”
語氣之小心翼翼,與昔日公堂上的仙姑判若兩人,令人心生憐惜,再看男子輕聲笑著道:“並未,不過不全麵而已。”
她抿嘴偷笑,當年就看兩人之間關係不尋常。
希音眼中神采盡失,數萬年不曾因何事動容的京墨突然有些慌亂,暗道是不是今日用力過猛,傷到了她?未等他想出甚辦法彌補,就聽她委委屈屈道:“我想回去。”
他自是不敢再帶著她跑,迅速應聲,起身自然的伸手牽她,她將小手放進他溫暖幹燥的掌心,如同抓住源源不斷的力量,她麵色稍微好看些。
與孫李氏道別後便要出門,下一瞬門卻被從外麵打開,一個幹淨清爽的年輕人站在門外,五官清秀柔美,顯然對她二人的出現表示驚訝,一臉笑意僵在臉上,眼神不禁看向二人身後的母親。
孫李氏急匆匆跑來向他介紹:“這是當年公堂之上的仙姑,你忘了?”
大寶反應迅速,當年他太過年幼,且因為父親之事受驚過度,並未對其他人有何影響,母親這麼一提醒,他倒是有了些輪廓。
退後一步欲跪下行大禮,被希音施法阻止,命他起身:“無須多禮,你如今出人頭地,為孫家光耀門楣,也不負我當年之助。你成長一路受了鄰裏不少幫助,必不可忘卻恩情。好好孝順你母親。”
“孫昶謹記仙姑教誨。”
希音莞爾:“孫昶?好名字。”
拉了拉身側人的手:“我們走吧?”
“好。”
與兩人道別後,消失於原地。
孫昶看向一旁望向天空的母親,扶了她一同向著希音兩人離去方向跪下,三聲響頭大禮後,道:“多謝帝君。”
孫李氏被兒子攙起進了房內,才疑惑問道:“雖說仙姑是帝君派下,可你怎的隻謝帝君不謝仙姑?此事不妥,娘這就去帝君殿一趟。”
他忙拉了要起身的母親,笑道:“娘不是每月都要去帝君殿上香嗎?怎的十多年都未看出些端倪?方才那仙姑模樣,娘不覺得與帝君像十分相似?”
孫李氏沉思半晌,越想越覺得兒子說的有理,方才第一眼看到仙姑不光是因當年之事,她每月去帝君殿上香,月月見帝君像,故才能快速認出仙姑。
“難道……”
孫昶點頭:“不曾想當年之事竟是帝君親自下凡,我們何其有幸啊。”
孫李氏看著英俊的兒子,欣慰拍著他的手叮囑道:“我兒,日後切不可忘恩,鄰裏之恩不可忘,帝君之恩也必得銘記在心。”
“娘放心,兒子曉得。”
*
若說近日地府眾鬼怪最不願去的地方,絕非往日他們口中的九幽煉獄,而是閻王寢宮的一處別院。
為何?自是因為此處較地府各處溫暖異常,雖溫度與人間別無二致,但地府本就是嚴寒之地,眾鬼怪早已習慣陰冷,如今突然多了個暖房子,自是誰也不願靠近。
但偏偏有人避不過,比如黑白無常。
兩兄弟本就長了副可怖的麵孔,如今還苦哈哈的,更是嚇的一路鬼怪不敢吭聲,生怕觸了這兩尊黴頭,惹來禍事,隻敢縮著脖子喊聲“七爺”、“八爺”。
原本手拿鐵鏈索魂的鬼差,此時一人端一盤子,委委屈屈像個小媳婦。
作者有話要說:
啦啦啦現在先來一更~~
大家猜地府住著誰?
主線情節走了三分之二,看來完結還是有些早哈,所以我又多加了些感情戲喲,滿足大家看甜甜甜!!!
愛不愛我!大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