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 3)

七月豔陽天,火辣辣的太陽燒烤著大地。氣氛沉悶,生物失去了昔日的勃勃生機,在火熱的太陽下苟延殘喘,奄奄一息。

平日裏繁華的熱鬧非凡的商業中心地帶亦躲不過沉沉死氣,忙於塵世生活的人們無奈搖頭歎息:“‘下下火’吧,老天爺!”

老天爺置若罔聞,對芸芸眾生的喜怒哀愁視而不見,依舊我行我素,穿梭於無垠的碧海藍天。仿佛生氣的孩童無聲的抗議,似乎孩子強忍盛怒,以沉默的方式質問世間多少不平事。

一個本該充滿孩子歡聲笑語的暑假,一個本該使學生無憂無慮的夏日,因為現實的教育製度,因為社會日益激烈的競爭,因為殘酷無情的現實,高三的學子們不得不拖著疲憊不堪的身軀仍然“三點一線”,往返於夢想與現實。

不管事實是否被接受,高考,“黑色的三天”將會決定絕大部分學子何去何從。

不得不承認,多數學子的命運就此轉折。年年夏日,年年歡樂,年年亦會充滿血汗與淚珠。

不知曾經是否或許現在或將來,有人會對課外的補習表示異議?夢想與現實究竟相距多遠,是觸手可及還是遙不可及?

答案因人而異,一切隻在人的一念之差。一念之間可成就千千萬萬學子,亦可能將孩子扼殺於理想的搖籃之外。

教育究竟是應著重學子外在表現的乖巧,看重學生的成績,還是應將時間花在引導學子從小學會學習的思想教育上?成績真的有這麼重要嗎?

現實告訴學子:學曆不高,亦可靠自己雙手刻苦創造出一片廣闊天地。

不幸,更現實的是:成績不好,絕大部分學子得不到老師的歡心、父母的關愛。為了成為父母眼中的乖孩子,為了成為老師的寵信,為了父母不遭人嘲諷,為了自己不再受白眼招待,即使果真心懷大誌,亦不得不屈服於成績。

最後有多少本應前程似錦的學子淪為分數的奴隸,“高分低能”不僅僅隻是個別現象。在讀書看成績的時代,學習成績是學生的一切,勝過學生所擁有的其它一切素質。

無論是富家子弟還是平民百姓,在分數的世界裏,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但是,僅僅用成績將人過早地劃分為“上、中、下”三等,合適嗎?公平嗎?

時間、心血、汗水等在分數前麵難道就褪色直至一文不值?世上本就沒有十全十美,有誰能真正統計出分數教育是培養了更多的成功者,還是扼殺了更多的天才?

教育製度果真沒有瑕疵?它果真不曾荼毒純真的童心?值得懷疑。

製度雖說時刻在探索,教育卻依舊傳統進行。

考試從來就不存在必然,存在太多的偶然,高考卻年年仍送走一批批學子,又迎來一群群學生。這就是不容忽視的現實。

故事就在這樣的環境下開始。

廣東某重點高校三(6)班班主任孫錄老師笑容可掬地走進教室,在講桌前站住,清清嗓子說道:“同學們,安靜一下!我們班今年新轉來一位同學,我們鼓掌歡迎他做自我介紹!”話畢,向門口望去,後退一步,帶頭鼓掌。

坐在第三組第三排的許苑懶洋洋地抬起頭,漫不經心地掃了一眼講桌。與此同時,聽得鄰桌的江酹的驚呼聲:“表哥!”嘴角閃過一絲嘲諷的笑意,定睛打量站在講桌前的新同學。

隻見他身材魁梧,身穿藍色球服,一雙白嫩修長的手隨意地放在講桌上,低頭不語。漂亮的發型遮住他的麵容。

時鍾在牆上滴答作響,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可眾人的焦點人物始終低頭不發一言。

三分鍾後,眾人的耐性顯然到了限度,教室裏紛紛嚷嚷。“他是誰?!一副不可一世不吃人間煙火的樣子!省長還沒有這樣的架子呢?!”“真不識好歹!”“也許他是害羞!”“莫名其妙!從來不知道世上有這樣的人存在,今天算見識了!”“對呀,真不枉此行!”······

許苑嘴角泛過冷笑,靠在凳子上,幸災樂禍地等著看笑話。

此時,新同學忽然抬頭莊嚴地掃了全班一眼,眾人心內不禁一驚,折服於他的帥氣與氣定神閑。

許苑亦感意外:“好一張俊俏的臉容!”

待眾人安靜下來後,他不卑不亢緩緩道:“大家好,我叫疾與!”聲音響亮,說完,伸手拿了粉筆,轉身在黑板上龍飛鳳舞寫起來。

眾人又是一愣,跟著各種表情俱出現了:有人冷笑,一副鄙視的樣子;有人搖頭,一副不知所雲的模樣;有人狂笑,一副樂死的樣子;有人撇嘴,一副不屑的模樣;有人木然,一副不知所謂的樣子;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