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附庸國的士兵們(3 / 3)

鄭國士兵的話引起同國人的共鳴,一名鄭國士兵向剛才那位快樂暢想未來的宋國士兵抱怨:“你說,你想帶一把刀上戰場討一份功勞……哼哼,你不要用晉國人的思維考慮宋國的事情。人晉國武士帶一把刀上戰場,隻要有軍功,按軍功授爵條例,誰都偷不了他的功勞。但在你們宋國行嗎?

不是我說你,你老兄這次上戰場,是以自己的身份上戰場的,還是哪位領主、哪位貴人名下的勞役兵(向那位領主納賦)?你在戰場上掙取的功勞屬於你嗎?你的所有利益不是都被你頭頂上的貴族老爺‘代表’了嗎,你有啥功勞,你隻有無窮盡的義務。”

這番話引得大家一片默然,現場隻剩下粗重的喘氣聲。

一陣輕快的馬蹄聲從勞作的士兵身後傳來,兩國士兵趕緊舉著鍬把閃到了路邊,躬身向馬上的騎士致敬。他們頭也不敢抬,眼角隻盯著翻飛的馬蹄。

馬蹄在士兵身邊略略停頓了下,馬上一位首領模樣的人用馬鞭指著路麵,提醒說:“這道路還需要硬化,因為運送軍獻的馬車非常沉重,那上麵堆的全是金屬物件,如果道路不硬化,車轍會很深,會破壞路麵,他們走過之後,後麵的軍隊就無法行進了。”

一個帶著宋國口音的聲音謙恭地回答:“我也想硬化,但是石灰數量不夠……再說,現在是敵國境內,我們把道路修得太好了,今後不免會讓敵人利用,用來進攻我們,我看還是馬馬虎虎修一下就行了,隻要我大軍通過了,這條道路的使命也就完成了。”

“不好”馬上的貴族搖頭反駁:“父親說過,道路是國家所列,道路修到哪裏,意味著我們的行政命令能夠暢通地抵達哪裏,意味著我們能夠有效控製到哪裏。正因為這是敵國境內,我們才要把道路維護好,今後這將是我們控製這片飛地的有效鎖鏈,不能疏忽。”

宋國口音的人猶豫了一下,回答:“遵命。”

馬蹄繼續向前奔馳,濺起的泥土飛落在路邊的士兵身上,等這隊貴人走遠,監工們重新吆喝士兵上路,一名宋國士兵接著剛才的話題說:“我想起來了,你剛才說的這叫‘階層板結’,我們左師向戎大人曾經聽元帥提起過這個詞,說的是上麵把持權力的人,屏蔽了下層百姓的訴求,把他們的利益全部都侵占了,然後說他們是代表下層百姓享受著這些利益。所以,我們才有軍功被侵占,權益被別人代表的苦難。

據說,為了讓下層百姓有向上奮鬥的欲望,晉國這才推行了‘軍功授爵製’,就是讓武士階層首先活躍起來,而後再改變大夫階層。人人有希望成為武士,國內百姓才有積極向上的動力……左師向戎大人說,這次我國吞並了蔡國,有了大片的新領土進行封賞,他將建議我們的國君,在新領地裏試著推行晉國的某些政策,這樣一來,或許我們修完這條路後,獲得的不僅僅是晉國的修路工具,弄不好的話,還會有一點軍功……對了,你們鄭國不是也新得了陳國的國土嗎,難道你們鄭國不打算變革嗎?”

鄭國士兵一聲哀歎:“聽說我們的子產大人也打算在新獲得的陳國領土上,劃出一塊地盤試行部分變革……可惜,狼多肉少,這樣的好事,哪裏會輪到我們平民百姓?”

宋國士兵大笑:“如此說起來,軍國主義的晉國倒不發愁狼多肉少,他們的狼多,但四處征伐不斷使得肉更多。不過,這情景,馬上就要輪到咱們兩國了,我聽說元帥打算今後大力扶持宋國與鄭國的崛起,準許我們兩國向南方進攻楚國,這樣一來,南方的土地就是我們今後的軍功啊。而我們腳下修的路,沒準將來就是我們自家的道路。”

鄭國士兵一聲感慨:“你這話聽得倒舒心,若我鄭國、宋國能入晉國一樣封賞武士,你我沒準能掙個前程……”

且不說宋鄭兩國士兵在暢想未來,胡國城中,負責善後的齊策正滿臉興奮地盤點著胡國的庫藏,他欣慰地對留守的晉國大夫張趯交流說:“元帥有意今後仿效管仲之法,多鑄錢帛,純用經濟的手段打擊楚國,並使得我晉國成為天下財富的中心,可惜,一直以來,我晉國不缺銅礦,不缺銀礦,唯獨黃金全靠貿易輸入。執政總擔心楚國人覺醒,利用黃金高昂的價值,反製我晉國的貨幣政策,但這次南征,總算讓元帥放下心來,我們從胡國繳獲的黃金雖然數量不多,但卻讓我們的黃金儲備憑空增加了數倍。”

張趯難以理解的搖搖頭:“其實我就搞不明白,元帥南征,怎麼會把目標隻盯在這種黃燦燦的金屬上?以前我們沒有銀幣,純靠青銅錢支撐,也平安度過無數年,也稱霸天下,如今卻要搞三級貨幣體係,驅使大軍搶劫這些沒用的黃金……”(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