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上的時候,劉名揚的手機上,接到了雷莉的一條短信:吳強已經把募集來的資金,除了留了一個億作為流動資金,已經全部投入了股市,可以動手了。
……
第二天,網絡上關於慧園建築不利的消息,鋪天蓋地而來。
首先是慧園建築股票募集的資金,被吳強全部拿來投入了股市這個高風險的領域,大家的資金安全,很難得到保證。
其次是吳強根本沒有企業管理的經驗和能力,以前的慧園建築,是靠著裴佳媛支撐,才發展壯大到現在的規模,可是現在,裴佳媛已經被趕出了慧園建築,吳強又聘請了一個根本沒有管理經驗的雷莉,擔任慧園建築的總經理,慧園建築的管理,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
三人成虎,這種在網絡上廣泛流傳的消息,也就成了事實,慧園集團的股票,被大量拋售,股價也應聲而落,一連三個跌停板,股價已經跌回了成本價。
這個時候,最合適的做法,就是迅速募集資金,收購那些被大量拋售的股票,以穩定股價,穩定股民那躁動的心,可是吳強卻把資金,幾乎全部投入了股票市場,在緊急情況下,他根本就抽不出資金,隻能看著慧園建築的股價,繼續下跌。
股價越低,大家的恐慌情緒越嚴重,拋售的就更加厲害,但是卻根本沒人接盤,股價也就越來越低,這就像是引發了多米諾骨牌的連鎖反應,慧園集團的股票,已經深陷泥潭。
看著慧園集團那幾乎被腰斬的股價,吳強麵如死灰,可是他卻毫無辦法,他後來狠心的把那一個億的流動資金,全部購買了慧園集團的股票,他期待著股價回升,然後讓股票市場進入良性循環。
可是,這個決定,卻成了壓垮吳強的最後一根稻草。
吳強剛剛作出這個動作,網絡上就傳出了吳強把所有流動資金投入了股市,現在慧園集團的資金鏈,已經斷裂。
這個消息,就像是在油鍋裏倒進了水,那些工人和原材料供應商,都瘋了一樣的湧進了慧園建築,要求兌現工資,兌現原材料款。
聽著辦公室外邊吵吵嚷嚷的聲音,吳強頭都炸了,這種情況,曾經發生過,這一次,比上一次更加凶險,吳強已經束手無策了。
這個時候,他想要找雷莉商量一下,如果可以,盡量申請銀行貸款,先把這些人打發了再說,可是當他給雷莉打電話的時候,卻無論如何也打不通。
他不知道的是,雷莉,已經離開了慧園建築,正和劉名揚,吳成昆一起,大量低價吸納慧園建築的股票。
由於慧園集團的消息麵太差,所以劉名揚這麼大的動作,慧園建築的股價,竟然隻有很小的回升。
股價剛剛回升一點,劉名揚就又把手裏的股票拋了出去,股價應聲而落。
如此反複,劉名揚以極低的價格,幾乎把慧園集團的流通股,全部吞了下去,現在劉名揚手裏的股票,已經超過了慧園建築總股的百分之五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