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西北第一氣刀(1 / 3)

西夏皇城,鳴鸞殿。

梁太後斜靠座椅,身前文案上奏折堆積如山,密密麻麻。

此時已是傍晚,窗外明月當空,蟲鳴鳥啼,景色宜人。但屋內的主人卻無暇欣賞,自聽政以來,每日奏章不斷,各種國事民情紛繁雜亂,忙得不可開交。朝中雖然文臣武將無數,卻無一個真正可以依靠之人。唯一的一個親弟弟雖然可靠,卻又是十足的草包一個,胸無才華,絲毫幫不上忙。

吱呀一聲輕響,房門推開,李秉常走了進來。

梁太後眉頭一皺,說道:“皇兒,我不是吩咐過麼,進屋前要先敲門,為什麼你老是不聽?記住,下次可別再犯了。”

李秉常麵色微變,小聲道:“母後教訓得是,孩兒記下了。”

梁太後麵色稍豫,問道:“這麼晚了,你不在宮中休息,來慈寧宮做什麼?”

李秉常道:“我見母後日日操勞,日理萬機,特意吩咐廚房做了一份烏雞燉人參,給母後補補身子。”

梁太後哦了一聲,笑道:“虧你有孝心,還記得我喜歡喝湯。嗯,放在桌上吧,我忙完了就喝。”

李秉常答應了,將食盒放在桌上,說道:“母後,這烏雞燉人參,得趁熱喝,不然涼了味道就不好了,而且藥效也會大打折扣。”

梁太後笑道:“是麼?好吧,難得我兒這麼用心,也好,忙了這許久,還真有些餓了。就讓我嚐嚐禦廚房的手藝吧。”

李秉常麵露笑容,道:“我來服侍母後用膳。”

輕輕打開食盒,從裏麵拿出一個砂罐,慢慢打開,頓時一股清香撲鼻,滿室都是肉香。

梁太後伸鼻嗅了幾下,道:“好香,這份烏雞人參湯,應該燉了不少時間吧。”

李秉常道:“一共用文火細熬了四個時辰,火候十足。”說話間已盛了一碗雞湯,遞了過來。

梁太後伸手接過,拿起湯匙,先舀了一口湯水,細細品嚐,隻覺唇齒留香,回味無窮,讚道:“油而不膩,好湯。我再嚐嚐其他的。”夾了一塊烏雞,放入口中,細細咀嚼,之後又夾了一小塊人參入口,讚道:“烏雞鮮而不爛,並未因燉煮過久而失去嚼勁,難得!人參甘而不苦,又吸收了烏雞鮮味,比我以往吃過的都好。”

她口中稱讚,再吃了倆塊烏雞,一小截人參,就停奢不食,繼續批閱奏章。

李秉常見她如此勤政,心疼道:“母後,這烏雞燉人參是張大廚的拿手絕活,對身體極有好處,您再吃些吧。”

梁太後擺擺手道:“夠了,不能再吃了,得抓緊時間幹活呢。”

李秉常道:“這些奏章遲些再批,也沒什麼大礙,母後的身體才是最要緊的,您再這麼日夜操勞,非把身體累垮不可。”

梁太後見他如此懂事,也是高興,笑道:“我的身體自己最了解了,結實著呢,沒事,你放心吧。”

李秉常道:“母後,可是我聽人說,這烏雞燉人參極具美容功效,能讓女人青春常駐,是難得的好東西呢,您真的不再吃了嗎?”

梁太後奇道:“你說什麼,這湯能美容?確定麼?”

李秉常笑道:“千真萬確,百分之百肯定。”

梁太後笑道:“既然可以美容,那我就再吃些。”伸手拿過筷子,又吃了幾塊烏雞,倆小截人參。

她拿出手帕,擦拭嘴唇,邊擦邊問道:“皇兒,剛才你說什麼來著,這烏雞燉人參是張大廚做的?哪個張大廚?”

李秉常道:“張寶來張大廚啊。”

梁太後皺眉道:“張寶來?禦廚房有這號人物麼?怎麼我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