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農曆)的長安,秋老虎的餘熱已散去,微涼的空氣撲麵而來,讓人一吹就微微發困,現在是下午三四點的時分,長安東門正是人來人往,熱鬧非凡的時候。
自從確定在長安定都以來,長安的人口增加一下子迅猛起來,前明崇禎六年,唐軍剛占領長安時,城中人口不過四十餘萬,加上城外各個鄉村的人口統計,隻有七十餘萬人,此後人口也一直在增長,到了前明崇禎十一年,新唐元年,城內人口有六十萬人,如果扣除大軍和他們的家眷,人口在五年間不過增長十萬人。
從新唐元年到現在的新唐四年,僅僅三年時間,長安僅城鎮人口就已突破了百萬,每年淨增加人口二十萬以上,平均每個月有二萬多人從外地過來定居,朝庭將長安西城拆了擴建,才能容納越來越多的人口。
長安居,大不易,能夠從外地搬入長安之人,大多薄有資財或一藝在身,這些人進入長安,雖然讓長安變得擁擠,卻也是更加繁華,而且現在還遠末到長安所能承受的人口極限,因此對於外地人遷入長安,朝庭即不鼓勵也不限製,另其自行遷移。
當然,當時人口的遷移遠沒有後世那麼方便,隻要朝庭不鼓勵,一般人家想遷入長安並不是易事,這也讓長安的生活水準不會因為外地遷入的人口太多而下降。
而為了供養長安的百萬人口,從潼關到長安的道路上,商旅一直絡繹不絕。長安東門作為物質和人員進行的主要門戶,一天會開啟十六個小時,每天早上四點城門就準時打開,直到晚上八點才會關閉,除了早上和天黑後人群較少外,其餘時間東門都是人頭攢動。
“大捷!大捷!高將軍攻破馬尼拉,高將軍攻破馬尼拉。”
遠遠的一騎帶起滾滾煙塵而來,馬上的騎士插著紅旗,手裏揚著一封文書,一路跑一路喊,高傑向朝庭報捷的文書終於到了長安。
聽到喊聲,東大門正在通行的馬車,人群連忙讓開,供騎士通過,眾人隻覺得一陣勁風從臉上刮過,一個騎士就從大門中間穿行而過,轉眼隻剩下一個影子。前麵也是一陣騷亂,隻有騎士的喊聲還隱約傳來。
長安的居民見慣了大風大浪,從闖軍入主西安城以來,這樣的捷報聽得太多了,從開頭對前明朝庭的勝利還喜憂參半,到後來的欣喜若狂,再後來已逐漸麻木,除非打了敗仗才會引起震動。
若不是西班牙人先是屠殺華人,接著又偷襲沿海各地,使大唐的海外生意深受影響,長安的居民根本不會理會一個西方蠻夷小國,從朝庭派出大軍攻打馬尼拉後,許多人早已認為勝利是理所當然,相反,高傑現在才傳來捷報,時間已經有點長了。
“區區蠻夷,高將軍花了二個月時間才平定,實在……”說話的人歎了一聲,差點就要說高傑已經老了,想到高傑年齡不到四旬,才止住了後麵的話語。
“正是,若是李雙喜大將軍出馬,可能捷報早傳來了。”
“不要說李雙喜將軍,隻是換了李萬成將軍也照樣早把那個西……西什麼夷拿下了。”
一群人紛紛點頭不已,當初傳西班牙人屠殺大唐海外子民時,多數人義憤填膺,恨不得馬上將西班牙人全部殺了,還發生過全國驅逐西人事件,可是朝庭出兵後,左等右等還沒有勝利的消息,已經有說書先生在公開場合對高傑沒有迅速勝利流露出失望之意,這種失望又影響了聽眾,幸虧朝庭沒有這麼想,否則高傑就要被撤換。
若高傑聽到這樣的議論肯定會氣死,他以一萬的兵力攻擊對方有二千多正規軍,加上數萬國輔軍的堅城,隻不過花了二個月時間,更難得的自身隻有區區二百人以下的傷亡,得到這樣的評價自然不會滿意。
報捷的騎土一路飛奔,直接穿城,直到宮門外才翻身下馬,他跨下的駿馬已經是氣味喘息息,口吐白沫。
信使將韁繩一丟,也不去管自己的坐騎,高舉著公文朝宮門“噔,噔”的走去,嘴裏也同時大喊:“大捷!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