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出現了大屠殺事件,現在並不是頒布番屬法的時機,李鴻基隻得暫時將它壓了下來,第二天,恰逢三日一次的早朝,所有的官員昨天都得到了馬尼拉大屠殺的消息,他們都預感到今天有大事情發生,早早的來到承運殿,開始交流彼此的看法。
官員大都是麵容憔悴,一副睡眠不足的樣子,昨天的事大出所有人的意料,馬尼拉在南洋各國中,除了陸地相連的東南東島外,離大唐海上距離最近,在大唐水師大發神威時,竟然敢如此赤裸裸的挑釁。
一些官員先是不信,得到確切消息後,一個個都激憤起來,大唐並沒有明清兩朝海外棄民的說法,相反鼓勵子民到海外開拓,海外貿易的豐厚收入各個大臣都心中有數,而且大唐各個貴族的封地都是在海外,海外是否穩定,關係到各個有封地之人的切身利益。
許多人昨天就想到宮中求見皇帝,提出帶兵懲罰西班牙人,隻是皇帝將自己關在書房誰也不見,這才作罷。
趙良極是今天最困頓的一個,那些番邦使者得到消息後,一個個都想向趙良極打聽大唐如何應對,甚至讓趙良極昨天半夜也不得閑,今天一進承運殿,不顧各位同僚的吵鬧,找了一個地方就開始打嗑睡。
正在迷迷糊糊中,趙良極隻覺得一陣搖晃,他打了一個機伶:“上朝了?”
旁邊一個聲音接道:“趙大人,現在離上朝還有一個小時。”
趙良極定眼一看,推他之人正是吏部尚書許鼎臣,兩人關係非同一般,他搖了搖腦袋,想讓自己清醒一點,埋怨道:“許大人,你就不能讓我多睡一會兒。”
趙良極突然感覺到周圍靜得出奇,他抬頭一瞧,所有的大臣目光都對準他,趙良極頓時渾身一陣不自在。
“看來我們趙大人是胸有成竹,現在還睡得著覺,趙大人不會還想感化那些西夷吧,可惜還沒等你感化他們已經殺了我大唐數萬子民了。”說話的是兵部侍郎兼金吾大將軍李過。
趙良極在前明為官多年,難免承襲了一些前朝對番邦優待的傳統,這一點被和皇帝一起打江山的嫡係官員多次責難,許多人都想讓皇帝將他免職,隻是李鴻基對趙良極的任命卻毫不動搖,禮部的主官必須是一個讓各個屬國盡量能接受的人,如果換了跟皇帝本人打江山的那些將領擔任禮部尚書,天天喊打喊殺成何體統。
趙良極冷冷的道:“怎麼,朝庭有規定在承運殿中不能睡覺麼?”
承運殿本來就是皇帝供各位上朝前早到大臣休息所用,睡覺也好,聊天也罷,都無關緊要,李過臉上頓時一窒,下不來台,怪聲的道:“我聽說某位大人昨天府上人來人往,出入盡是番邦使者,不會是乘機想要脅****吧。”
趙良極心中湧起一片怒火,李過已不是第一次針對他了,土菩薩尚且有三分火氣:“李大人,接待番邦使者本來就是禮部之事,李大人未免管得太寬了。”
許鼎臣忙打圓場:“好了,好了,兩位都少些火氣,眼下我們是要拿出一個對付西夷的策略來,免得等下皇上問起,我們還分成數派,吵吵嚷嚷成何體統。”
許鼎臣是吏部尚書,雖然派在三省之下,但還是八部之首,李過多少給他一點麵子,放過擠對趙良極,接過許鼎臣的話柄:“那還用商量什麼,一個字,就是打,將冒犯****的西夷斬盡殺絕。”
“不錯,這邦西夷不知禮議,猶如禽獸,不打疼他們根本不知進退,等下朝會本官親自向皇上請兵出征。”說話的是兵部尚書馬維興,馬維興一直對打仗情有獨鍾,若是皇帝肯讓他打仗,他寧願作一個帶兵的將領,也不願當一個隻能呆在京師的尚書,殊不知皇帝恰恰是看中他這一點,才放心一直將兵部的大權放在馬維興手中。
“馬大人,殺雞豈用牛刀,你就不用爭了,我看還是從南方軍團抽調一員將領就綽綽有餘。”陳宇跳出來反對,開玩笑,兵部尚書親自帶兵出征,用得著嗎,就是皇帝同意,他也要堅決反對,這次出征的費用可沒有預算,隻能臨時調用,真要是馬維興帶兵出征,用的軍費起碼也比一般將軍擴大數倍以上,今年的財稅大增,戶部雖然有錢,也不能這樣胡亂花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