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約茲知道如今後悔也晚了,為今之計隻有盡力補救,如果艦隊不改變現在這種長蛇型的直線排列方式,隻會被對麵的敵人一口口吃掉,他從軍數十年,經驗豐富,此時還存在可以挽回局麵的想法,拚命的大吼:“快傳我命令,疏散隊型,組成橫向隊列。”
前麵的船隻起火的濃煙已慢慢飄到了阿姆斯特丹號上,上麵的旗語兵拚命打著旗子,將雷約茲的命令傳出去,同時大副也改變船隻的航向,使之斜行,盡力離開煙霧的籠罩,否則後麵的船隻看不見旗語,整支艦隊就要失去指揮。
艦隊拉得長也有好處,就是前麵已經完全失敗時,還能給後麵的船隻留有調整時間,唐軍數輪炮擊過後,發現前麵的荷蘭艦隊已完全被擊潰,而後麵雙方又拉開了上千米的距離,加上被煙霧阻隔了視線,再開炮已沒有了意義,不得已,艦隊重新掛上了風帆,開始向前推進。
今天的馬六甲海峽簡直成為血的海洋,荷蘭艦隊的前方到處是破爛的木板,漂浮的屍體,許多稍大一點的木板上還趴著活著的荷蘭土兵,他們神色麻木的看著側麵前進的龐大艦隊,也有人忍不住大喊大叫呼救。
唐軍冷漠的向旁邊經過,此時戰爭還沒有結束,沒有人會理會水中的那些荷蘭士兵,他們中間還有一些殘破的船隻在燃燒,唐軍繞過剛才交戰的地方,分成兩隊,從左右分別輕盈的駛過。
一駛出這片區域,雙方的距離又拉近到了千米之內,唐軍開始兩翼包抄,分明是想將剩餘的荷蘭人一股吞掉。
荷蘭人得到了二十分鍾左右的調整時間,剩餘的船隻已組成了戰鬥隊形,先前被唐軍一頓猛攻,荷蘭人大約損失了五分之一的力量。
而唐軍在前麵的攻擊中占盡了便宜,隻有鄭和號和衛青號分別中了數發炮彈,不過,這幾發炮彈隻是給兩艘戰艦撓了一下癢癢,中彈的地方留下了一個黑印,倒是有幾名士兵受傷,隻是這點損失相對於荷蘭人來講微乎其微。
荷蘭人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前麵的戰艦不是被擊沉,擊灘,就是拚命的向後逃跑,根本沒有看到自己炮擊的效果,否則雷約茲肯定立馬指揮艦隊逃跑。
見到唐軍分成了兩隊,雷約茲大喜,荷蘭雖然損失了五分之一的戰力,但還是比分開的大唐艦隊要強,對方如此托大,正中他的下懷。
“命令艦隊,向左切,集中所有艦隊,對付左邊艦隊。”
雷約茲的命令被忠實的執行了下去,而浦脫在艦上則一言不發,再也不敢擾亂雷約茲的指揮。
所有荷蘭艦隊都開始左旋,盡力拉開和右麵的唐軍艦隊距離,雷約茲打算先擊潰唐軍的一路艦隊,至少也要打個平手,那時脫身也不能說這次海戰完全失敗,當然,如果能消失唐軍一路艦隊,就算重大勝利。
右路的唐軍艦隊仿佛完全不知道荷蘭人的打算,繞過荷蘭人被擊沉,起火的船隻中央海麵,非但沒有合攏的意圖,兩支艦隊反而越拉越大,直到十多裏的距離。
馬守應是第一次指軍如此大型的海戰,對自己的實力估計不足,才會戰戰兢兢,力求完美,前麵的勝利卻讓唐軍上下都信心大增,對方的火炮或許不比自己弱,但雙方的仿護卻不在一個層次,鄭和號和衛青號就不用說了,全身都包裹著鐵甲,挨上十幾發甚至數十發炮彈都毫無關係,而其他戰船在甲板上也都裝上了鐵甲,唯一薄弱的地方便是側弦,側弦有火炮保護,也不是那麼容易就會被炸到。
自己挨上十發八發炮彈完全沒事,而對方有三到五發炮彈擊中,恐怕就是不沉也會有大麻煩,就是兩炮換一炮也換得,馬守應才果斷分兵,以一路纏住對方,另一路繞到對方後麵去合擊,將對方全殲或逼降,料想對方也會樂意和自己一路交戰。
在雙方的配合下,又過了半個小時,荷蘭艦隊與大唐艦隊的左路終於碰到了一起,唐軍的左路包括鄭和號等九艘三十六門到七十二門大炮的主力艦,另外還有四十餘艘小型艦隻,大炮九百餘門,兵員一萬四千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