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帝國第四十章賜宴(1 / 3)

宋獻策不慌不忙的道:“萬歲,火槍、火炮是否是我國獨有?”

李鴻基愣了一下,還沒有回答,宋獻策已說了下去:“當然不是,據臣所知,北方的俄夷就使用火槍,而前明的火器部隊更是聘請了西洋人來作教官,可見西洋人的火器比前明還要精良,即如此,又何必保密,朝庭從安南身上所得甚多,緬甸又在今天正式成為大唐的屬國,若是拒絕,未免會讓各個屬國寒心。”

馬維興不悅的道:“侍中大人糊塗了吧,莫說前明,就是西洋人也沒有哪國的火器能和我大唐相比,如果因為會讓屬國寒心,就不顧自身的安危,買出最精良的火器,這又作何道理?”

宋獻策狡滑的一笑:“馬大人,誰說我要買出最精良的武器,我答應了他們買出火槍,大炮,可沒有說買什麼樣的火槍,大炮,你什麼時候見過中原買過西方那些番人最好的貨物。”

無論是絲綢還是瓷器、茶葉,最好的東西當然是作為貢品進貢給皇宮,次一級的物品才是給王公大臣,富商巨賈使用,隻有第三等的東西才會出口,宋獻策這麼一說,眾人都是恍然大悟,回過神來。

李鴻基想了想還是否決:“不行,如果為了幾個小國單獨生產出次品來,對工部的資源浪費太大,如今工部要全力支持安京鐵路的建設,又要在西安開始鋪設電網,若是各位還沒有用上電燈的官員都願意繼續點著蠟燭過日,朕倒是可以答應。”

自從皇宮安裝了電燈以來,各個大臣見到了電燈的好處,自然都想自家都能用上電燈,隻是發電機好辦,燈炮也好辦,工部電線生產的速度卻遠遠趕不上需求,電線的外麵都要用上紫膠來作絕緣,而紫膠用途廣泛,單是用在各種型號蒸汽機上的紫膠就占了產量的一大部份,隻要小部分紫膠能用來生產電線。

雖然朝庭又下令擴大紫膠蟲的養殖,但效果也不是馬上就能顯現出來,從皇宮中第一次安裝電燈已過去了大半年,現在連長安朱雀街,朝庭高官雲聚的地方,還隻有一邊的府第接進了電。

皇帝這麼一說,那些家中還沒有裝上電燈的官員頓時急了,尤其是朱雀街上沒有用上電燈的官員更是激動,每當入夜,眼看對麵伸起一盞盞明亮的燈光,而自家卻還在點著蠟燭,如何還忍得住用不上電燈的日子。

一個個嚷了起來:“萬歲,臣以為不可答應賣出火器給安南,緬甸。”

“是啊,這些國家都是喂不熟的白眼狼,賣火器給他們純粹是自找麻煩。”

聽到眾人一片反對的聲音,宋獻策毫不緊張,大聲道:“啟稟皇上,臣說賣給他們火器並不需要耗費工部的資源,也不需要工部花時間另做。”

眾人一聽,頓時都默不作聲,李鴻基疑慮的道:“那愛卿從哪裏弄來火器交給他們。”

宋獻策得意洋洋的道:“臣自有方法,皇上,臣聽說皇上親自領軍攻占京師時,京師三大營未作抵抗,攝於皇上天威,自動繳械投降,三大營仍是前明的火器主力部隊,他們手中火器眾多,不知現在這些火器可還存在。”

一名工部官員站了出來,道:“稟侍中大人,這些火器質量太差,威力又小,工部本有意將這些火器回爐重造,可是發現造出來的鋼材品質還不如直接從鐵礦中提煉,就停止了回爐,如今大部分還封存在工部的庫房裏。”

李鴻基頓是謫笑皆非,知道宋獻策是打這批火器的主意,眾臣也都明白過來,一個個都對宋獻策佩服不已,果然不虧是侍中大人,就是精明。

宋獻策轉向眾人,大聲道:“如果本官提議將這批火器提出來賣給安南,緬甸兩國,各位可還有什麼意見?”

工部首先發言:“若大人能將這比火器全部賣掉才好,這批火器數量眾多,占了工部大量倉庫,大人要賣,至少幫工部清理了倉庫,工部上下對大人絕對支持。”

其他人也一個個搖頭:“侍中大人高見。”

“本官沒有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