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混個溫飽(1 / 2)

“多謝道長相救之恩。“李久童挺直了上半身,抬頭望著玉真子,拱手道。

玉真子擺了擺手,示意不必言謝。

“多謝二位!“李久童側身對著站在玉真子身後的清風和楚之鈺拱手道謝,清風咧著嘴笑了笑,楚之鈺拱手還禮,都道不必客氣。

“道長,我是資縣孤兒,隨著旱災的災民遷徙到無雙城附近,獨自尋找食物的途中與災民群走散,便一路向北尋找食物。至於是否是走到了那離陽古陣附近,我並不清楚。隻是一路上並沒有遇到什麼惡龍,連個人都沒有見到,隻知道那一路份外荒涼,沒有找到什麼可以入口之物,就餓暈了過去。”李久童既然決定了要留下來,就盡量顯得禮貌客氣,除了沒說自己是穿越而來的身份,其他都極盡真實的詳細回答了玉真子的問題。

玉真子一直耐心的聽著李久童的訴說,仔細的觀察著李久童的神情,看著李久童瘦弱的身材,麵黃肌瘦的臉,和一身衣衫襤褸,加上確實探查過李久童經脈,絕非修真習武之人,便信了他幾分。

“難道這敖離真的是自行破陣而去?”玉真子感到不可思議,隻能暫時放下心中疑問,暗忖隻能稍後再派宗門中弟子下山探查敖離蹤跡。

玉真子又問了李久童一些細節,李久童皆對答如流,目光坦誠,玉真子隻好作罷,吩咐李久童好好休息,欲轉身離去。

“道長請留步……”李久童慌忙喊道。

玉真子身形一頓,問道:“小兄弟還有什麼事情?”

“我想拜道長為師!”李久童不再猶豫,直接將心中打算道出。

玉真子有些愕然,沒有任何表示。

“小子李久童,在這若虛大陸上無父無母,無牽無掛,一直隨著災民乞討求生,過著朝不保夕、命如草芥的生活。現在既然得遇道長,就想要跟著道長修道,學了本領,將來濟世蒼生,使這天下不再有餓死之人!”十幾年的政治課不是白上的,李久童知道越是高人,越看重人品道德,便將自己拜師不過是為了解決溫飽的無奈之舉說得無比高風亮節,宏圖大誌,以期望得到玉真子的青睞,收他為徒。

顯然,李久童這番豪言壯語頗有效果,玉真子麵露愉悅,激賞的哈哈大笑三聲,就連旁邊的楚之鈺和清風,也對這個狀若乞丐的同齡人刮目相看,目露驚訝。

“好一個濟世蒼生,好一個天下再無餓死之人!我上清宗修的本就是入世道,以百姓心為心,心係天下蒼生,以扶危救困為修德基礎,敢為天下渾其心。”玉真子一邊大笑,一邊拔開酒葫蘆,長長的飲了一口。

“好、好、好……”玉真子連說了三個好字,不知道是在說酒好,還是誇李久童說得好。

玉真子又重新回到李久童身前,雙手放在李久童肩膀上,暗使神通,替李久童稱骨測重,緊接著抬手,在李久童腦後的風池玉枕等穴位一一拂過,臉上的笑容越積越多,飽滿的顴骨顫了幾顫,一張大嘴裂了開來。

“貧道已經半生不曾收徒,今日……”玉真子摸過李久童根骨之後,便發現李久童是個修真習武俱佳的良才,而且眼前這個少年思想品德過硬,又能安然闖進離陽古戰場毫發無傷,可能與道統血脈有著千絲萬縷關係,玉真子對眼前的少年很是喜歡,就欲馬上答應收李久童為徒。忽然記起上清宗收徒的規矩,才趕忙刹住幾乎欲脫口而出的承諾,沉吟稍許,接著說:

“你這就隨我前去七曲洞驗那道心石,隻要驗證無誤,與我道有緣,我便收你為徒。”

李久童已知自己的響亮口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聽到玉真子要帶他前去驗什麼道心石,心下不免忐忑,暗忖:“我不過要混個溫飽,這道心石難道會讀心?如果能看出我說的不過是溜須拍馬的妄語,豈不是功敗垂成,這可怎麼辦才好?”

這玉真子因李久童的一通響亮口號,覺得此子胸襟不俗,所言拜師的初衷與自己的平生夙願不謀而合,尤其那句讓天下再無餓死之人,正是自己窮盡半生無法實現的理想。難道真的是天降道種,要來傳承自己衣缽,自己一生無法完成的夙願,如果能夠由此子繼承,代代傳承,未嚐不能在自己兵解之後遙遠的將來實現。玉真子真是越想越激動,也就不再耽擱,抓起李久童,跨出洞府,就向那七曲洞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