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桃子的夏天(1 / 2)

桃子總認為夏天是很討厭的,就算陽光代表著很美好,但她在她的記憶裏夏天就印證了一切的不順心

回憶也總是會在夏天跑出來揪著桃子不放,桃子以前不叫桃子,這是她給自己取的名字。

桃子的本名叫蘇敏,為什麼要叫自己桃子呢?

她也是在小時候看到奶奶上街後買的水果裏麵一眼就瞧到了以前從沒有見過的毛茸茸的桃子,她拿起來翻來覆去的看,好奇的還咬了一口

奶奶看到後大聲嗬斥這桃子:“還沒洗呢,你餓死鬼投胎呀”,嚇得桃子馬上扔掉了桃子,從此桃子就對桃子有了一種莫名的討厭

對的,桃子討厭自己。

好像自己和大多數人的童年是差不多的,普通的家境,普通的父母,普通的朋友,還有普通的自己,但是又也些不同

桃子總以為自己哪裏會比別人會好那麼一點點,但又說不上來,明白自己是那種走在大街上別人都不會多看一眼的長相,但總感覺別人在關注著自己,是的

桃子本身就是一個矛盾體。

如果除了沒有父母從小到大的陪伴,那桃子的童年過的還算不錯,遠離城市的喧囂,隻有村裏的小夥伴和家裏的弟弟妹妹整日為伴

爺爺奶奶隻負責讓桃子吃飽穿暖,稍大了些還要幫家裏做農活,這些都讓桃子變的像一個粗糙的孩子,它表麵大大咧咧、好相處,但內心極為細膩和敏感,甚至是自卑。

“原生家庭”這四個字,桃子第一次聽到是在電視上,這讓桃子像發現了新大陸一般,仿佛觸電似的反應過來自己的現在所麵對和感受的一切都是源自於哪裏,但又覺得自己無比矯情,為自己在找借口逃避現在的自己。

大人們好像永遠都記不得自己承諾過小孩什麼

比如桃子心裏一直耿耿於懷小時候收到的壓歲錢被沒收時媽媽答應過會還回來,雖然不多,但是這是一年到頭來桃子能見到的最多的錢了,一年又一年,每年如此……

桃子是很怕爸爸的,怕爸爸的眼神,怕爸爸傷人的話語,每次罵自己的時候總有一個別人家的孩子拿來做對比。

“你看看別人,別人樣樣都做得比你好”,“你聽聽別人說的話,比你說的好”諸如此類……

在後麵的時候桃子就對這些話免疫了,她隻是覺得自己的耳朵都聽膩了,能不能換一些新鮮的詞來罵她

桃子總不想和父母爭辯,因為她知道自己總會輸,結局是總會自己一個人在無盡的黑夜裏蒙在被子裏偷偷的哭,哭自己的無能,哭自己的無力,好像會把自己從小到大受盡的所有委屈哭出來。

桃子的媽媽在外人看來是很強勢的,處處壓自己的爸爸一頭,財政大權也掌握在她手裏,但在桃子看來媽媽的強勢隻是故作堅強

媽媽總是對桃子說:

“要不是有我,家裏的錢還不知道被你爸爸借出去多少了,總想著接濟你幺爹,那我們家又有誰來接濟”

桃子心裏想著

“我們家估計不需要別人,自己就能作死自己”。

父母之間的吵架桃子也總是習以為常,一年也見不到幾次,但吵架是桃子認為每年過年必上演的一出,有大吵也有小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