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翻開二十年前X月X日的香港《明報》。大幅標題寫著“滿漢樓失火,傷亡慘重。”
那個時候香港有一家有名的食府——“滿漢樓”,老板名叫陳壽延(很榮幸與我同姓),他祖上是宮廷中的禦廚,而陳家也世代沿襲著廚師這個職業。後來陳壽延的父親輾轉來到香港,開了一間小酒樓,就是“滿漢樓”的雛形,傳到陳壽延這一代時,已經名聲赫赫、初具規模。陳壽延就決定擴大生意,買了樓蓋起了新酒樓。
新酒樓開張不久,就發生了一開始我們在報紙上看到的那則消息。酒樓失火,不但所有東西付之一炬,還造成了十死數十傷的慘重結果,而其中就有陳壽延的兩個女兒和兩個女婿。經過這場大火,陳壽延變賣了所有財產來對傷亡者進行賠償,然後就帶著兩個年幼的外孫離開了,一夜間就像人間消失了一樣,誰也找不到他們。
我們再把年代拉回到八年前。一輛廂式貨車一個急刹車停在了一間茶餐廳前。一個穿著隨意的年輕人打開車門從上麵跳了下來。一下來就把墨鏡摘了下來掛在自己的圓領汗衫上。
“阿澈,送完貨啦!”茶餐廳的夥計看到他熱情地打起招呼來。
這個名叫阿澈的年輕人一搖一擺的走進茶餐廳,往靠近冷氣的地方一坐,說道:“熱死我了!今天簡直把整個香港九龍跑了個遍!勝哥,給我杯冰鴛鴦。”
“好的。”夥計馬上拿了一杯冰鴛鴦過來放在桌上,說道:“有生意做是好事,你還抱怨?”
阿澈一抹頭上的汗,說道:“這可是真正的血汗錢哪!”說著就拿起那杯鴛鴦喝起來。第一口還沒咽下去,就“噗”的吐了出來。“我靠!搞什麼鬼?這是什麼呀!把你們的師傅叫出來!我要投訴!”
夥計笑嗬嗬的對著廚房裏麵喊道:“小安,有客人投訴啦!”
不一會兒,一個帶著白色圍裙的年輕人走了出來,脖子裏還搭著一塊毛巾。他走到阿澈麵前,說道:“先生,要投訴啊?”
阿澈拿起那杯鴛鴦,生氣地說道:“小安哥,這是鴛鴦嗎?”
小安笑了笑說道:“不是啊,這是苦茶。”
“苦茶?你給我喝苦茶?”阿澈揪著小安的圍裙說道:“我說了,要鴛鴦!給我換!”
隻見小安絲毫不懼怕,還笑了笑說道:“外公說你每天開車在外麵送貨,火氣大,讓我多煮些苦茶給你喝。你不喝,我告訴外公去,讓他來收拾你。”
阿澈聽了忙放開了小安的圍裙,還替他撫平了褶皺,陪著笑臉說道:“好表弟,千萬別跟外公說,他會提著一大鍋苦茶從大澳趕過來灌我喝的。”
“不說也行,你把它喝了。”小安拿起杯子說道。
阿澈皺了皺眉頭,接過杯子說道:“好,我喝還不行嗎?你個管家婆!”說著仰頭“咕咚咕咚”把一大杯苦茶喝了。然後一抹嘴,吐出舌頭說道:“我的媽呀!苦死我了!”
“哈哈~~”小安從口袋裏拿出了一顆糖,說道:“老表,吃顆糖吧。”
這分明是哄小孩子的把戲,在座的客人見狀都笑了。阿澈有些難為情,一把摟過小安,輕聲說道:“喂!再怎麼說我也是你老表,不用這麼耍我吧?”
小安看著他笑了笑說道:“不跟你鬧了,我幹活去了。”
“等等!”阿澈走過來一伸手輕聲說道:“先把糖給我。”
也許你已經看出一些頭緒了,沒錯這兩個年輕人是表兄弟。送貨的那個名叫康恬澈,這年十九歲;而茶餐廳裏那個名叫齊安敦,十八歲。他們的外公就是陳壽延,兄弟倆的名字是陳壽延親自起的,取自北京故宮養心殿正殿兩側通往後殿的兩道小門上的題字,一為“恬澈”、一為“安敦”,都是平安吉祥的意思。
康恬澈和齊安敦都自認為不是讀書的料,中學畢業後就出來找工作。表哥康恬澈就進了一家小貨運公司替人開車送貨,做了一名送貨員兼司機。而齊安敦就在這家茶餐廳裏做事,因為肯學肯做得到了大師傅的喜愛,開始教他廚藝。也許他血液裏流著陳家的血液,對廚藝特別敏感,不久就出師了,現在在這家茶餐廳裏做小師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