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國好好的,需要你瞎操心嗎?你學那種書,想要幹什麼?”
父親狠狠地說道。
他又舉起了巴掌。
這次是公孫鞅的母親抓住了父親的手:“別打孩子!”
“已經打了,你還怕我再打?就打了,你又拿我如何?”
父親甩開母親的手,直直指著公孫鞅,對公孫鞅說道:
“少學這些妖言惑眾的東西!公孫鞅,你,聽見了沒有?”
公孫鞅說不出話。
母親緊緊拉住公孫鞅的手:“好孩子,聽話,不學了。”
她感受到了、她知道公孫鞅的身體還在發抖。
可她看向公孫鞅的臉、看見了他的眼睛。
眼睛裏雖然閃爍著淚花,卻無比堅毅。
終於,公孫鞅對自己的父親說道:“我不懂。”
“不懂?”父親沒好氣地重複了他的話一遍,“你敢讀這種書,還有什麼不懂的?”
“明明變法是好事,為什麼父親卻畏之如虎呢?”公孫鞅問道,“中原列國,靠著變法都強大起來了,衛國僻處中原一腳,被遠遠地拋在後麵,父親難道不覺得遺憾嗎?”
“你說的,就隻有這些?”
父親攤開了手,語氣裏全是不屑。
“這些不夠嗎?”公孫鞅問道。
“說這些之前你有想過,衛國需要你這樣瞎操心嗎?”
“孩兒不懂父親的意思。”
“衛國弱小又如何,衛國需要強大嗎?”
“衛國曾經也強大過,在從前,衛國也曾為諸侯一霸。”
“那都是過去幾百年的事情了,現在的衛國人不曾記得,也不需要記得。”
“希望國家強大,這不是一個正常的國家裏每一個國民的夢想嗎?”
公孫鞅不明白,為什麼父親否定他的話。
他接著對父親說道:“隻有國家強大,大家才能夠幸福……一個弱小的、天天被天下排擠來排擠去的國家,怎麼可能讓他的國民的生活幸福呢?衛國現在就是這樣的。衛國需要改變,需要變得強大,這樣才不會被鄰國欺負,這樣才能屹立於戰國之間。”
“嗬。”父親冷笑了一聲。
公孫鞅沒有聽懂父親笑中所蘊含著的輕蔑。
“你說衛國人的生活不幸福?當真是可笑至極。”
這下公孫鞅終於聽懂父親冷笑中的意味了。
父親的冷笑是對他徹頭徹尾的否定,是對他的輕蔑——他的父親根本就沒有把他那點法家學說放在眼裏。
在他父親的眼裏,他所學的,是垃圾、是糟粕,是會給自己帶來災禍的異端,是理所當然該被丟到火堆裏燒光、連渣都不能留的東西。
燒他的書是理所當然——打他也是理所當然。
因為,他不聽話——父親打兒子,有什麼錯?天經地義罷了。
他有些愣怔,呆呆地聽著父親一句一句和刀子一般鋒利的話傳入他的耳朵裏:
“公孫鞅,你錯了。”
“衛國沒有人不幸福,不幸福的人,隻有瞎操心的你自己而已。”
“衛國的國民個個都豐衣足食、衣食無憂,吃得飽、穿的暖,住著堅固的瓦屋,冬天有炭火取暖,夏天有冰塊避暑,除去生活開支,還有餘錢去搞買賣。如此富裕的國民,怎麼會不幸福呢?他們哪裏不幸福——就算真的是走投無路,缺錢了,去搞生意,幾回生意下來,他們就又有錢去買吃買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