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眾人拾柴火焰高(1 / 1)

當馮誌康問起常文朗的近況時,常文朗笑著說:“我們常家都是老師,我曾祖父一直強調讀書的重要性,他老人家言傳身教,對子孫後代的影響很大,老人潛移默化,對孩子的成長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我們家四代人都選擇堅守教師工作崗位。”

“我自己是一名中學教師,教授語文,我二弟他是一名數學老師,他理工科學得特別好,我們兩兄弟一個學文科,一個學理科,互補了,我堂弟他喜歡體育,他在小學做一名體育老師。”

姚慶紅好奇的問:“師範學校男生多?還是女生多?”

常文朗笑了,“讀師範學校的大部分都是女生,男生比較少,我們三兄弟在師範學生裏可受歡迎了,我們學校老師找到我,邀請我去學校廣播站,做廣播員,讓我受到了鍛煉,我經常去學校廣播站廣播,鍛煉了口才,膽子變得很大,也能鍛煉了很好的演講能力,為我以後走上教師的工作崗位打下紮實的基礎。”

常文誼笑了,“我大哥的口才比我好多了,他是學文科的,語文學得比我好,學校又很賞識他,讓他擔任學生會幹部,去廣播站鍛煉,由於經常擔任活動主持,他的口才真的很棒,我就不如他了,我是學理科的,性格比較內向,膽子也沒他大。”

“嗬嗬,我二弟謙虛了,他其實也有自己的特長,他培養的很多學生參加比賽都得過獎,我二弟和堂弟回家以後又帶著孩子們去體育館鍛煉身體,把下一代也培養得很好,如今我們常家人丁興旺,已經有二十多口人,一大家子,可熱鬧了,歡迎誌康、慶紅來我們家做客!”

“哈哈,好的,我們一定來!”

大家相談甚歡,難得聚在一起,就像親人一般。

編導又請馮誌康和常老的曾孫們做了一期節目,節目播出以後,觀眾們都深受感動,全國各地寄來很多信件,當節目組將群眾的信件轉交給馮誌康的時候,馮誌康拆開幾封信件,讀完,感動的淚流滿麵。

一名群眾來信寫道:“感謝節目組傳播正能量,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隻等閑,這種革命精神應該通過一代又一代人傳承下來,馮誌康團長,看了您爺爺的長征故事,我們深受感動,您爺爺是人民英雄,他為了救國救民犧牲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他們所作出的貢獻!”

常文朗也收到了群眾來信,“常老的事跡也深深感動了我們,尊師重教是我們的優良傳統,感謝常老培養出那麼優秀的學生,為我們的國家培養了棟梁之才!”

還有很多群眾來信,厚厚的一疊,常文朗帶回去慢慢看,他也深深被群眾們感動了。

“觀眾們都很支持我們,我們也深受感動,我聽說姚常青老人認識柳傳芳老師?”

“是的!”馮誌康點頭,“柳老師命運坎坷,她丈夫去世後,她一個人堅守人民教師工作崗位,35年教齡,教書育人,你們是同行,我介紹你們認識!”

“好的,我也很想認識這位老師!”

馮誌康帶著常文朗、常文誼、常文哲三兄弟找到了柳傳芳,柳傳芳老師發揮餘熱,她和退休老師們來姚家村,為姚家村的留守兒童們上課,大家捐錢把姚家村的小學也粉刷一新,學生們在寬敞明亮的課堂裏上學讀書,有了更好的學習環境,也能快樂成長。

馮誌康介紹了常家三兄弟的來因,柳傳芳老師十分高興。

“我也看了電視,您的曾祖父常老是教育界的前輩了,很高興很見到常老的後人!”

“柳老師,誌康同誌已經講述了您的人生故事,我們很尊敬您,我們也很想替姚家村的孩子們做點實事,我們捐錢、捐學習用品,想為姚家村的教育事業做一份貢獻。”

“太好了,眾人拾柴火焰高,歡迎你們來姚家村,姚常青老人是我的救命恩人,當年我被車撞,肇事司機把我撞倒後逃逸。”

“我女兒為我交住院費、醫藥費,在路上掉了錢包,是姚常青老人和她的女兒撿到錢包,姚常青老人拾金不昧,把錢包送到了公安局,民警通過監控找到了失主。”“我女兒將這件事告訴我,我非常感動,我也是通過節目組找到姚常青老人的,為了表示感謝我自願免費為姚家村的孩子們上課。”

“我也要感謝賀警官,是他開展工作,調查了路邊的監控,抓到了肇事逃逸的司機,司機醉酒駕駛,撞向我的學生,為了保護我的學生,我將學生推開,自己被撞倒了!”

賀警官也來了,帶著一名中年男子從人群中擠了出來。

“柳老師,您看,誰來了?”

“賀警官!”柳傳芳往賀警官身後望過去,男子長得很高,1.80M,穿著西裝,腳下穿著一雙皮鞋。

“柳老師,我是小曾啊,您還記得我嗎?”

“是小曾,是你啊,你怎麼來了?”柳傳芳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