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常青站在自家窗前,抬頭看著天空,灰蒙蒙的,馬上就要下雨了,記憶仿佛又回到87年前。
紅軍路過姚家村,那時姚常青的母親尹玉梅24歲,獨自帶著剛滿2歲的女嬰,那個女嬰就是尹玉梅的女兒姚常青。
突然門外傳來急促的敲門聲,把繈褓中的嬰兒吵醒,嬰兒啼哭,尹玉梅一邊抱起女兒哄著,一邊從門縫往外看去,三名穿著紅軍軍裝的姑娘,她們渾身濕透了,請求借宿來躲雨。
“大姐,我們是紅軍,外麵雨越來越大了,我們想在您家借宿幾天,請您行個方便吧!”
“哦,是紅軍同誌,請進吧!”尹玉梅拉開了門,讓三名女紅軍進屋。
“怎麼稱呼您?”
“這裏是姚家村,我叫尹玉梅!”
三名女紅軍圍著屋內的炭盆坐在地上,把身上的衣服烤幹,女紅軍把房間打量了一遍,發現這戶人家家徒四壁,十分貧窮,沒有什麼像樣的家具,隻有一些簡單的生活用品和破舊的桌椅板凳,老百姓的生活還很艱苦。
“大姐,您家裏有啥吃的嗎?”
“有的,鍋裏還有幾個窩窩頭,我去給你們拿!”
尹玉梅把孩子放在床上,走進廚房,拿來幾個窩窩頭遞給又餓又冷的女紅軍。
“大姐,您家有薑嗎?我們這名同誌受傷了,熬點薑湯,驅驅寒!”
“我家有薑,跟我來吧!”尹玉梅把三名女紅軍帶進廚房,大家分工,燒水的燒水,掃地的掃地,熬好了薑湯,又熬了一鍋小米粥。
家裏的糧食不多,尹玉梅還是把僅有的糧食都拿了出來,分給大家吃。
“不好意思,家裏條件簡陋,粗茶淡飯,請多擔待!”
“大姐,您是好人啊,外麵正在下大雨,幸虧您好心收留我們了,要不然我們在外麵無法過夜!”
“姑娘們,你們也不容易,看你們都很年輕,為啥要參軍?老家還有什麼人嗎?”
三位女紅軍欲言又止,她們才剛剛認識尹玉梅,還不太熟悉,不能透露太多個人信息。
“為了救國救民,為了人民不再受苦,能有一天過上好日子!”三位女紅軍目光堅定。
裏屋傳來嬰兒的啼哭聲,尹玉梅走進裏屋,伸手摸孩子的額頭,滾燙滾燙。
“不好,孩子發燒了!”
“我們有藥!”女紅軍遞上了退燒藥,給孩子服下。
三個小時後,孩子退燒了。
“太好了,孩子退燒了,謝謝同誌!”
“大姐,別客氣,這些藥就送給您了!”
“我給你們錢吧!”
“不用,留給孩子吧,以後用得著!”
“太感謝了!”
到了該休息的時候了,沒有地方睡,就並排躺在裏屋裏唯一一張床上,床上鋪滿了稻草,蓋著唯一一床藍色破絮被子。
“三位同誌,真是不好意思,我家太窮了,也沒啥好招待,僅有一張床,委屈你們了!”尹玉梅滿臉的歉意。
“大姐,我們一路行軍打仗,條件比這艱苦,風餐露宿,我們都習慣了,您能冒著危險收留我們,我們就非常感激了!”
“紅軍來源於老百姓,是人民的隊伍,我們能吃苦,也不怕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