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征收銅器(1 / 2)

“銅勺,銅鍋,銅鏟子噢,銅佛,銅仙,銅觀音,黃銅,紅銅,紫色銅,一律都收噢……”

陳叫山看見一個胖墩墩的士兵,帽簷歪歪,站在盧家大院正門前,扯著大嗓門在喊著,“多不嫌多,少不愁少,有一收一,支援抗戰噢……”

沿著盧家大院外牆,站立一排國。軍士兵,但軍容不整:有的帽子在頭頂,有的帽子在手上拎著;有的把槍扛在肩膀上,有的把槍杵在地上;有的褲管鬆開,有的纏著綁腿;有的身子尚算端正,有的站得歪七扭八……

大門內,盧家許多的人,也齊刷刷地站著,定定看著胖墩士兵的背影,看著紛紛而來的鄉親們……

胖墩士兵的身側,擺放著兩個大的簸籃,待許多鄉親們提拎著銅器,在大門前站定了,胖墩士兵卻又喊,“國家有難,匹夫有責,支援抗戰,責無旁貸,所有銅器一律暫發憑單,不付現錢噢……”

人們頓時愣住了,你看我,我看你,麵麵相覷……

胖墩士兵從褲袋裏掏出一把米黃色的長綹綹紙條來,乍看如符條一般,在手裏一揮,“都上前交嘍,交嘍交嘍……”

見鄉親們如樁一般站立不動,胖墩士兵便將憑單放下來,“等打了勝仗了,鄉親們拿著手裏的憑單,都可兌付錢的……這隻是暫時……”

有人開始擰轉身子了,有人的嘴巴噘起來了,而更多的人,開始抱怨起來了——

“哪有收東西不給現錢的?沒這道理的嘛……”

“吆喝的時候咋不說清楚,把人召來了,就成了這兒了?”

“到時候兌付?誰個曉得到猴年馬月了?”

“隔夜的金,不如到手的針,日弄人哩嘛……”

“就是——到時候了,人家不認賬,滿身是嘴也說不成了……”

陳叫山眉頭皺著,曉得是怎麼回事兒了,便幾步朝前走,衛隊兄弟在前分撥著人群,“讓讓,讓一讓,先生來了,先生來了……”

鄉親們看見了陳叫山,便紛紛向陳叫山抱怨控訴起來了,“陳先生,我們當是你發起的呢,你看這,我們都到這兒了,這又不給現錢了……”

“這位長官,你的收購憑單給我看看……”陳叫山走上前去,伸臂索要憑單,接過來,一看:憑單上隻是寫著“超大器”、“大器”、“中器”、“小器”、“小小器”幾種分類。憑單落款是:“國民革。命軍第五戰區**集團軍**師”。

整張憑單上,沒有任何的底紋圖案,也沒有加蓋任何印章、印戳。即便是書寫的字體,也顯得筆力孱弱,虛浮歪擰……

陳叫山將憑單還給胖墩士兵,心下便曉得這其中的內情了……

自抗戰爆發以來,物價連年上漲,各地民眾對於手裏的餘錢,攥得緊緊,一方麵擔心既定數額的錢,買不到起先對應量的貨品,但同時,也擔心錢在手裏久了,變得越來越不值錢……

另外,很多人對法幣不大感冒,獨對銀大洋有興趣。有人私下傳說著,說法幣那是紙紙貨,有個濕氣、水侵、火燎啥的,不就報廢了麼;還是銀大洋實在,裝在兜裏,攥在手裏,沉甸甸,叮當響,踏實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