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時尚是一個輪回(1 / 3)

至茶仙尊最初並不叫至茶仙尊。

至茶仙尊最初也不掌管人間茶事。

最初跟現在,下界也好,仙界也罷,很多設定都完全翻了盤。

正如時尚是個輪回——

千百年間好歲月靜好、人畜無害的仙界現在好真風大興。

正所謂明仙不說暗話。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便是仙界好風景。

若是冤家路窄、狹路相逢之時,敢於怒發衝冠、劍拔弩張,能引得路神甲乙丙拍手呼號,叫好連連的——才是真神仙。

隻有這樣的神仙當得起人間供奉。委委屈屈、平心靜氣的神仙都不入了流。

是這個道理——

凡是不夠真的,就很“茶”。

於是隨處可見,中天庭的文神仙官們紛紛擼起袖子,因著堆積如山的工作案牘,錯綜微妙的仙際關係,紅著臉操著手,不甚熟練地互罵著對方聽不懂、含混仙界各地地方方言版——不甚和諧的咒罵符文。

上行下效。

下天庭稍微含蓄內斂一些的文神仙官,做不到對著同僚橫挑鼻子豎挑眼,但他們也有獨立臻善的職場哲學——

統統把以前行善的功德全部藏之高閣。再在仙府門前立一塊“祈願不聞、內有惡狗”的緞麵鑲金招牌——

上通下達。

文神就是文神。

若是路過有人欣賞,不難發現,字跡端的是風流俊秀,可謂翩若驚鴻、矯若遊龍,有人間書聖大家之遺風。

要是凡人們的祈願,神仙聽之就輕易去替他們實現。那世人一定會認為神仙舉手之勞就能實現的事,為了恰飯才做出盡全力才能勉強為之的假象。

卻又端著道貌岸然、高人一等的樣子,化成神像或托夢等方式出現在世人麵前。

臉沒有多餘表情,但是人都看得出在擺譜。

手沒有伸出來但大家都懂得起——在討要功德。

還美名其曰信徒還願。

怎麼說,這個行為就很“茶”。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世事不易,輕易能成功的,都不會給人堅牢可靠的觀感印象。

但文神官們一時也想不通問題症結出在哪兒。

這些文神飛升前多寒窗苦讀,功於筆墨而訥於口舌。飛升後自然也不知道怎麼跟凡人溝通疏解。

畢竟誰也不願出頭,紆尊降貴扯下麵子,摒棄羞恥心,如同把蔽體的衣物一一除掉後,向凡人啟齒,講明神仙隻是一份職業。神仙其實也是一個需要酬勞的打工魂——

神仙會公開處刑社會性死亡。

大小神仙都需要人間信徒的供奉,神仙法力修為才能持續。這本是再簡單不過一個人人能自洽的邏輯:

春種秋收,一分耕耘一份收獲。隻是在神仙這裏投入產出比更高。不過產出一筐的豆,不一定隻惠及當初種下一顆豆的那個人罷了。

實現一個信徒祈願能得到功德供奉,法力修為走可持續之路,實現世人更多祈願才可持續。

但所有神仙心照不宣——緘口不言、沉默是金。

這些事實跟道理其實隻要說出口,不管哪種方式說,起不了任何作用不說。甚至還會變味,起到什麼不可預估掌握的反作用。

凡人表麵信神,但內心最信自己。畢竟談供奉傷感情,談感情傷供奉。在下界凡人心裏,神都至高無上。高無上同義替換的說法,神仙幹的最小都該是舍身飼虎、割肉喂鷹的營生。

神是為了造福人而存在,是人的福祉。一言以蔽之——神就應該是一個隻講奉獻不求回報的工具。人跟神之間是不應該存在契約精神這一說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