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上因為李峰的一番話安靜了不少時候,隻聽到車輪咕嚕嚕轉動的聲音,後來沈夫郎又找了另外的話題同其他哥兒扯起來,不過大家心有一致地不帶上李從根家的,而他也能厚著臉皮一直坐到下車的岔道口,這點讓唐春明佩服得不得了,臉皮厚得真是堪比城牆啊。
“峰小子,當年你大伯大伯麼真是這麼做的?你回來的時候怎啥都沒說?”繼續趕路的路上,沈夫郎忍不住問了出來。
“伯麼,一切都過去了,何況我這幾年在外麵也見識了不少,算是拜他們所賜吧。”對李峰來說,提不提又有什麼不一樣嗎?就算不提村裏人也知道他大伯一家用了不正當的法子讓他征招入伍,可就算知道又能怎樣?這幾年還不是占著他爹阿母留下的房子和地也沒人出麵提出懲罰,村裏人的心思他明白,不過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表麵上過得去就行了,何況他人都去了北邊,能不能活著回來還未知,於是李家的一部分人就睜隻眼閉隻眼了。
沈夫郎也知道村裏的情況,他當家的雖然是裏正,但頭上還壓著幾個老的,有時候他說來的話也未必管用,所以當家的對兩個兒子期望也特別大,隻要有一個考出功名,他在村裏不說一言之堂,起碼不會再被幾個老的壓著了。
唐春明看出李峰不願意過多談及那些往事,心裏對他也有一點點同情,當然看他現在的情形是根本不需要人同情的,於是主動向沈夫郎問起縣城裏的情況,沈夫郎很爽快地給他介紹起來。
他們是從西門進的城,依沈夫郎所說,西城北城集中的平民百姓,而東麵南麵則是那些權貴和富人生活居住的場所,依據這樣的分布,縣城裏也有兩大塊集市,分別為東市和西市,也因為針對的人群不同兩個集市的檔次大不一樣。
沈夫郎家的兩個小子所在的學堂位於南街,是一位有了些年紀的舉人開辦的,在安平縣這一帶頗有些名氣,不是誰想進就能進去的,裏正家的兩個小子都能進入這個學堂裏就說明他們本身的書念得還是不錯的,裏正也因此大力培養。
沈夫郎原意是讓唐春明一道去學堂那邊,見過他兒子後再回到西市逛一圈買些東西。唐春明哪能同意,有沈夫郎還有那位眼睛很利的李峰在,他哪能尋到機會推銷他的蔬菜掙錢,所以堅決不同意。
沈夫郎看唐春明的臉色有些白,以為是路上顛簸得太厲害身體吃不消,隻得打消自己的安排:“這樣吧,一個時辰後我們在良記食鋪碰頭,一道吃個午飯,不過這裏魚龍混雜的,你自個兒帶著阿林千萬要小心些,我和峰小子會很快回來的。”
“放心吧,我和阿林到時去良記食鋪等你們,你也不用太趕時間,這麼長時間沒見兒子肯定有不少話要說。”唐春明勸道,暗想一個時辰就是兩個小時,應該能把事情都給辦好了吧。
沈夫郎怪嗔了唐春明一眼,還不是擔心這一大一小,偏偏現在的明哥兒比過去主意大多了,不放心地又叮囑了幾句,特別身上的錢財放放好,別讓人惦記上了。
“你帶著阿林要小心,還有……對不起。”沈夫郎坐上車,沒想到一直沒跟唐春明開過口的李峰突然轉過來對著他冒出這麼一句話,讓站在跟邊的唐春明愣了愣,等反應過來李峰為何會說對不起的時候騾車已經動了。
看來這人認為那些閑話都是因他而起,尤其是傳出閑話的人還是他的親大伯一家,唐春明忍不住噗哧樂出聲,他可不認為就李從根家的那種人,會因為李峰沒出現就少了傳他的閑話,沒有李峰還會把他和旁的什麼人湊到一起胡說八道的,這種人的大嘴巴如果讓他歇著,恐怕要生瘡了,所以不可能有消停的時候。
那天跟趙家鬧的時候,李從根家的不就是老是陰陽怪氣地說他的不是,而且唐春明也沒把這種人的話放在心上,要是真跟這種中年潑夫一般見識豈不是自降身份,在他心目中,中年潑夫就等同於潑婦,而他唐春明自己,雖然是哥兒的身體,但自認為心理上還是個大男人。
“阿母,好多人啊。”阿林從下了車就緊緊抓住阿母的手,生怕跟阿母分開走丟了,可兩隻烏溜溜的眼睛一直盯著前麵的人群和路邊的攤販上。
“走,阿母給你買好吃的去。”路邊小攤販必備零嘴——糖葫蘆,紅通通的看著就喜人,記憶裏阿林可從來沒吃過這種零嘴,當然,吃到其他零嘴的機會也極少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