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 太醫最有嫌疑(2 / 2)

為什麼一直以來,他忽略了最後的得利者?

難不成因為前世他擁護的是景王,從心裏認定景王是正統,而德妃自然也被他排出在外?

昨晚,是他通知了景王。

德妃也是在昨晚處決了那兩個宮女。

該死!

陳青雲恨不得給自己一拳,他竟然忽略了最致命的一點,那便是最不可能的,也許才是真凶。

怪不得剛剛皇上會如此反常,想必那些過往他一定都知道。

不止是皇上,還有一個人也知道。

陳青雲眼眸一眯,當即匆匆地往宮外趕去。

秦公公看他那衣袂如風的樣子,像是急於去抓人一樣。

可看他走的方向,又是出宮的,一時間滿頭霧水。

陳青雲出了皇宮,直奔卓一帆的小院。

卓一帆跟趙老正在院子裏研究那殘卷上提及到的幾味藥材。

陳青雲冷不防推門進來的時候,麵容緊繃,目光陰翳,渾身透著生人勿進的氣息。

趙老太醫下意識就想避其鋒芒,連忙側身準備離開。

這時,隻見陳青雲大步走到卓一帆的麵前,十分認真地問道:“當年在宮裏,德妃是不是跟慧嫻皇後交好,而且還在慧嫻皇後的身邊小住過。”

卓一帆下意識皺了皺眉,他很快就明白陳青雲問這話的意義。

他想了一會,眼眸微眯,沉凝道:“德妃與她較為親近,其次是賢妃。”

“不過賢妃是刻意接近她的,可德妃卻是因為她自己出於憐憫。”

陳青雲的目光幾欲轉變,神情也較為緊繃。

這時,隻聽一旁的趙老太醫道:“我到是記得,慧嫻皇後的宮人有一次去太醫院傳太醫,說是慧嫻皇後的手指被貓抓傷了。”

“等到太醫去的時候,慧嫻皇後的手已經包紮好了。”

“說是塗抹了凝露膏,不礙事。”

“皇上事後過問那貓是誰的,德妃娘娘說是她的,為此還被禁足了三天。”

趙老太醫的話仿佛像是黑暗裏的明燈,就連卓一帆也轉頭看了過去。

趙老太醫哪裏受得了這樣的打量,當即便道:“一般太醫出診後都要記錄在案的,用了些什麼藥,可那一次偏偏什麼藥也沒有用,也沒有把脈。”

“所以脈案上沒有,時間長了,慧嫻皇後身邊的宮人都散了,也就沒有人記得了。”

“德妃謹小慎微,甚少被皇上責罰,所以那一次禁足,我的印象尤為深刻。”

卓一帆陰翳的目光滿是嗜血的殺意,他握緊拳頭,手上的骨節哢哢作響。

他之前以為,真凶是賢妃。

可如今看來,卻是他一直不曾懷疑過的德妃。

好深的心機,先示弱接近,再行謀害。

那毒從傷口進入體內,誰能察覺?

“若真是她,必要將她挫骨揚灰。”

卓一帆厲聲道,他還記得當年她將景王抱在懷裏的時候,那樣溫柔的神情。

德妃若不得她的眷顧,又怎麼可能活到今天?

陳青雲沒有理會卓一帆的話,他看著卓一帆的眼眸,直直地看盡那蒼涼而憤恨的瞳孔裏去。

“現在我們假設德妃就是下毒真凶,首先這毒的來源就非比尋常。”

“其次,謀殺慧嫻皇後她有嫌疑,那麼其他嬪妃呢?”

“難不成每一次有嬪妃和皇子意外受傷的時候,她都會在場?”

陳青雲說完,趙老太醫和卓一帆都沉默了下來。

片刻後,卓一帆和陳青雲下意識看向趙老太醫。

趙老太醫被他們二人看得心慌得很,連忙出聲道:“我可是清白的。”

“太醫!”

卓一帆和陳青雲異口同聲道。

每次受傷,必須要由太醫包紮。

一直以來,他們都忽略了,太醫才是最有機會下手的人。

尤其是,涉及到其他嬪妃和皇子,沒有比太醫更適合下毒的人了。

“看來太醫院積壓了那麼多的脈案,也是時候翻一翻了。”

陳青雲說完,對著找老太醫和卓一帆頷首,轉身離去。

趙老太醫此刻才恍然大悟,不過片刻後,他又輕歎道:“這麼多年了,太醫院當值的太醫基本上都換了個遍。”

“而且那些脈案上記載,大多為好幾個太醫同時會診,想要揪出其中那個暗下毒手的,不容易啊。”

卓一帆聞言,陰鷙的目光盡是殺意。

他相信陳青雲有這個能力揪出太醫院裏麵的內鬼。

如果陳青雲沒有,他不介意將當年那些太醫都找出來,然後殺光。

隻不過......幕後的真凶到底是不是德妃,估計一時半刻還不能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