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接到這個消息時就覺得事情有些蹊蹺,不禁眉頭一皺,忙衝吳敏說道:“我是覺得有點奇怪,以往都是年底做一次審計,怎麼現在又來區裏做審計,是不是出了什麼事情了?”
吳敏看到趙三喜那一頭霧水的樣子,凝眉想了想,說道:“審計組能下來檢查工作,肯定是市裏麵的意思,你應該明白了吧?”
趙三喜是個聰明人,聽到吳敏這麼說,頓時就恍然大悟了,眉頭一挑,猜測著說:“吳姐,難道是張市長的意思?”
吳敏既沒有點頭,也沒有搖頭,幽幽地盯著趙三喜看了一會兒,不置可否地說道:“區裏這次人代會選你當區長,張市長心裏肯定是不滿意的,而且因為紡織廠那件事,咱們跟他唱了反調,有楊書記支持,張市長雖然表麵上沒有再說什麼了,但是心裏肯定是咽不下這口氣的,肯定會想著給咱們區裏出難題,想讓審計組下來查出點什麼問題,好讓他對咱們找麻煩,所以你一定要重視起這件事來,一定不能讓審計組查出什麼問題來。”
聽了吳姐這一番話,趙三喜不由自主的就想到了在張市長辦公室和他針鋒相對時他那種不肯善罷甘休的表情,不由得心想,奶奶的,這麼就找上門了!隨即趕緊點了點頭,說道:“我知道了。”
吳敏說:“好了,你趕緊下去準備一下,做好迎接審計組檢查的準備吧!”
趙三喜接到任務後,從區委回到自己區政府的辦公室裏坐下來,思索了一會兒,一連打了好幾個電話,安排做好迎接審計組檢查的工作,然後琢磨著該怎麼應付這件事,現在他還是很擔心,因為他知道,即便區裏工作做的再充分,審計組真要是想好好查,沒有一家國有企業不存在問題的,紡織廠本來的情況就很嚴重,雖然現在已經擴股增資進行了一定的改製,但是之前那些爛攤子想一次性到位是不可能的,曆史遺留問題還大量存在,對審計組這樣專業的檢查小組,要查出點問題來還不是易如反掌的事情,如果真像是吳姐說的那樣,審計組來檢查是市長張德旺安排的,那就算沒有問題,肯定也會找出點問題來。
所以,趙三喜在琢磨了大半天之後,覺得坐以待斃不是辦法,這樣隻會讓事情的結果更糟,可是怎麼做才能避免被市長張德旺用檢查結果來大做文章呢?趙三喜凝著眉頭一邊一籌莫展的琢磨著,一邊點了一支煙開始吞雲吐霧,這個事兒一時間還真沒有什麼好辦法來應對,他無奈的搓著下巴,顯得焦慮極了。
就在這個時候,他不經意間一扭頭,將目光落到了報刊架上的一份河西日報,突然看到了《為何在國際棉紡市場火爆的前提下河西省國營九棉卻嚴重虧損呢?”
報道,由於最近工作太忙,趙三喜也一直沒有看過報紙,突然看到報紙上這個標題,忙起身走上前去從報刊架上抽出這份報紙,站在那裏仔細的看起了這篇報道,整個報道寫的就是產霸區紡織廠改製的事情,通篇要表達的意思就是為區委區政府為這次紡織廠進行改製的舉措叫好,批評指出國營企業中存在的很多頑疾。
仔細的看完這篇報道,趙三喜又看了一眼撰寫者,才發現是鄭楚怡,這個時候他突然像是想到了什麼,眼神一亮,拿上這份報紙就迫不及待的離開了辦公室。
趙三喜揣著一份報紙急匆匆的離開區政府的舉動讓其他人覺得很奇怪,但是趙三喜心裏卻已經想到了一個應付檢查組的好辦法,在他看來既然檢查組下來是帶有政治目的性的,那坐以待斃肯定不是辦法,索性就來一個反客為主,就算是到時候查出了什麼問題,那也跟自己八竿子打不著了。
趙三喜帶著這份河西日報,開車徑直前往西經市方向,半個多小時後風塵仆仆的趕到了市委,還好今天市委書記楊天宇並沒有接見什麼客人,沒有等多久,趙三喜就被楊書記的秘書帶到了他的辦公室門口,敲開門後,楊書記見是趙三喜,就客氣的笑著讓他進來。
“楊書記,您好。”趙三喜進到辦公室,滿臉堆笑的向楊天宇打了個招呼。
楊天宇看到趙三喜手裏捧著一份報紙,就有些好奇的笑著說道:“小趙,來找我有事兒啊?”
“楊書記,你看看這篇報道。”趙三喜說著話,將手裏那份報紙放在了楊天宇麵前的辦公桌上。
楊天宇看了報紙的標題後,抬起眼有些奇怪的看了看趙三喜,然後仔仔細細的看起了這篇文章,約莫兩分鍾後,楊天宇放下報紙,抬起頭來笑著對趙三喜說道:“這篇文章是你們區裏讓河西日報的記者寫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