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三菜一湯(1 / 2)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三國誌》

從古至今就奠定了食物的重要;廚子也因此而興起,並傳承至今。

縱觀天下廚子千千萬,各方口味亦不相同。東辣西酸、南鹹北甜。但最終概念全部一致,那就是烹調出營養、健康、美味的佳肴,博得食客視覺、精神與味蕾的稱讚。

英國現實主義戲曲作家蕭伯納說過:“任何一種愛,都不比對美食的熱愛真切。”

方立的愛雖然沒有蕭伯納偉大,但追求美食絕對如出一轍。所以他選擇了廚師;並且堅持了十多載,在市區小巷開了屬於自己的餐廳。

生意還不錯,應證了那句‘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老話。其原因在於他追逐極盡的味蕾;識別萬物特征而烹調的手法,這也是食客追捧的根本原因。

繁忙的備貨,充實的迎客。日子就這樣苦樂兼並的過著,看著紅燦燦的鈔票也算天道酬勤。

今年閏六月,夏天格外漫長。重慶似火爐的天氣讓人坐立難安,下午更是悶熱到窒息,方立送走最後一批食客打算提前打烊。可偏偏迎來一位不速之客。

他一身黑衣走進巷子,四十來歲,體型微微發福。盯餐館的目光比六月太陽還燥熱;不,應該是盯餐館門口的方立。

他毫不見外的走進關了一半的餐廳,一屁股坐在臨門的餐椅上打量方立:“快三年了吧?你一點都沒變,可外麵變化太大了!”

方立從愣神中反應過來,並沒出現攆人的舉動,而是歎了口氣說道:“你也跟著變了,變胖了!”

男子笑了笑,並沒再深究這個無聊的開場白。轉移話題道:“廚奧會去年在德國舉辦了。中國烹飪沉浮二十年後再次登上了世界舞台。”

方立轉過身望著屋外炎炎烈日;淡淡的應了聲“哦”。

男子急的從凳子上起來:“方立,你怎麼還沒明白呢?那裏才是你的舞台。”

方立環望四周:“我覺得現在挺好,安靜小院,僻靜小巷,閑暇時還可以無限的創造菜品。”

他有了幾分急眼:“你曾經的豪言壯語都被西北風吹走了嗎?”

方立自嘲笑道:“或許有些夢想注定隻能是夢想。”

男子微微動容;緩了緩語調:“你不追逐怎麼妄下結論,你不嚐試怎麼知道結局?”

方立轉過身,用穿透性的眼神盯著他:“即便我登上了那裏又能怎樣?留給誰看?”

他原本滿腹說詞被方立生生堵回。

一時間都沒說話,靜靜的望著屋外烈陽。

半晌後黑衣男子起身歎了口氣:“別忘記她曾經對你的期盼……”

方立微微觸動,勾起塵封的回憶。

見他沒反應,男子停頓數秒又補充:“三天之內想通了撥我電話,依舊是以前那個號……”

黑衣男子走了,在方立的視野裏慢慢消失小巷盡頭。這畫麵猶如三年前一般,自己的離開,她守在門口默默注視著自己遠去的背影。

後麵兩天方立思維迷茫,將前半生所有記憶混淆,痛並思痛的逐一回憶。發現對她的思念已經麻木到失去知覺。

第三天晚上,方立翻開陳舊的通訊錄,找到一個備注為“李純”的電話,思量再三後撥了過去。短短響了兩聲就接通了。

雙方沉寂兩秒,對方問道:“還好吧?”

方立沙啞著嗓音回答:“還好!”

“想通了?”

“嗯!”

“後麵流程交給我吧。”

“嗯!”

簡短的通話後兩人掛斷電話,方立在衣櫃最底層取出一個手提木箱,這是雕刻刀與菜刀等廚具。是那年她送的生日禮物,隻可惜她沒機會看到方立巧奪天工的雕琢,行雲流水的刀法。至那以後方立就一直封鎖了這套工具。

而今日以後;他希望以此與她共存,直擊廚壇巔峰。因為那裏是她曾經期盼過的地方……

第四天一早黑衣男子又來了。他就是李純,幹了一輩子廚師,五年前在紅木酒店與方立認識。被方立鬼斧般的烹調技術吸引,至那以後兩人並肩征戰各種烹飪大賽。

時隔三年他已是國家一級廚師,這次來找方立就是希望將他推薦給餐飲協會。他知道協會要求嚴格,也相信方立能讓那群品嚐一輩子美食的老家夥大開眼界。因為他在最近數年嚐遍世界各地美食,發現最難忘的還是方立的手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