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末,周室昏弱,導致天下群雄並起,各諸侯國為了各自的利益窮兵黷武、攻城掠地,中原大地遍地狼煙。
有一座鬆溪山,雖坐落東南一隅,卻也不能世外。山下戒備森嚴,手持戟戈的士兵三步一崗、五步一卡,對過往的人嚴格盤查。山上常年雲霧繚繞、神秘莫測,一條遍布荊棘的小路通往大山深處,兩邊大樹遮天蔽日,藤蘿纏繞,一些長滿了苔蘚的怪石嶙峋猙獰,稍不留神就會摔下一側的萬丈深淵。偶爾,傳來一兩聲不知名鳥兒的啼叫,更增添了大山的幽靜與空靈。
出了一條峽穀,過了二道山崗,從半山腰中穿過,蜿蜒繞過三道彎,山重水複中前麵忽然沒有路了,高約四丈的陡立峭壁擋住了去路。在茂密的灌木林和草叢中,隱約出現一個黑漆漆的洞穴,裏麵陰森、恐怖,遍地白骨累累,隨處可見蠍蛇出沒,不斷傳來刺耳詭秘的聲音,仿佛鬼哭狼嚎,令人膽戰心驚、毛骨悚然。隻要穿過山洞,忽然發現前麵豁然明亮,別是一番天地。
山坳裏,花草遍地,溪水潺潺,幾株千年鬆樹下,有七口井排列成北鬥星形狀,每口井分別泉湧一種泉水:一泉是沸泉,溫度高達一千攝氏度,整日沸騰不止,珠璣四濺,蒸氣彌漫山野;二泉為油泉,水成墨色,濃稠如漿,遇到火星,立即會燃起火焰;三泉為赤泉,泉底皆為朱砂礦石,出水赤紅;四泉為綠泉,四周長滿了鬆溪山特有的七葉草,此草由於生長在水中,遠遠望去,滿泉翠綠;五泉為乳泉,泉底為乳白色的鍾乳石,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一眼看去,好似一泉牛乳;六泉為溫泉,此泉水溫不高不低,無論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始終保持在一個溫度;七泉為寒泉,水質甘冽清澈,冰冷刺骨,即便是炎炎夏日,也有冰淩封口。七泉從井裏流出,彙成一泓池水,這便是劍池。劍池不遠,矗立一座青煙嫋嫋的高爐,爐內炭火正烈,通紅的火星四射,這就是歐冶子的鑄劍爐。
歐冶子鑄劍技藝遠近聞名,連續鑄造湛盧、純鈞、勝邪、魚腸、巨闕五把寶劍後,已消耗了他畢生的精氣,他想把技術傳給女婿幹將和女兒莫邪,自己金盆洗手。可就在這時,吳王夫差帶兵上門,強迫歐冶子給自己鑄造一把足以打敗越王勾踐的寶劍。
當年,父王闔閭就是得歐冶子鑄造的湛盧劍攻占了楚國,打敗了越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夫差繼位後,也是憑借此劍殺得越國稱臣納貢。誰知後來湛盧劍不翼而飛,反過來被強弩之末的越王勾踐打敗了。夫差為了鑄造一把更厲害的寶劍,派重兵把鬆溪山團團包圍,囚禁了幹將,脅迫歐冶子給他鑄造一把比湛盧劍更厲害的絕世寶劍。
歐冶子隻好拖著虛弱的病體,經過七七四十九天的不間斷熔爐鍛造,然後小心翼翼地在劍池裏淬火,終於鑄成了一個劍坯。可是,進行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磨劍時折斷了。此後,又鑄造了幾把劍坯,都無法成器。歐冶子暗歎自己真的老了,但又不甘心,從山中采得鐵英,配以鉛、銅、錫、硫等原料,日夜盯著熔爐,幾乎到了不敢眨眼的地步,又經過七七四十九天的熔爐鍛造,才得一把劍坯,他不敢貿然磨劍了,而是在大山中四處尋覓靈石,可是三個月過去了,竟然一無所獲。
一天夜晚,陰雲密布天空,霧氣彌漫大地。歐冶子站在山頂,望著綿延、沉寂的山巒,心中十分焦急和憂慮:難道老夫就這樣半途而廢了嗎?他不禁仰頭長歎。突然,一道紅光從天空的雲縫隙中直射大地。霎時,雲收霧散,皓月當空,七星閃爍。歐冶子仔細一看七顆閃亮的星星正是北鬥七星,不禁大喜,暗暗記下吸收紅光的山澗位置。次日一早,他顧不得吃飯了,在布滿荊棘的山澗裏尋找,渾身都被樹枝、山石劃破了,鮮血浸透了衣服,可是他全然不顧,繼續尋覓,終於在密林深處發現一個山洞,裏麵黑漆漆、陰森森,陣陣寒氣襲來,他冷不丁打了一個寒戰。他更覺好奇,便走上前,趴在洞口往裏一看,隻見裏麵似有星光閃爍,他一陣興奮,認定裏麵必有靈石出現。於是,歐冶子回到家中,焚香沐浴,吃齋三日,然後進入洞中,果然找到一塊含有七彩亮光的靈石,對其三拜,取劍池的水,小心翼翼地打磨寶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