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沒有了靈氣,以及巨樹的存在對我們村子來言還是福大於禍的,這些年來,祖祖輩輩也算過的安穩,仙人也是人,與其追求虛無縹緲的長生,誰說這安穩不是種幸福呢?所以呀,後來先輩們為了紀念青龍歸來,把我們村子改名回龍鎮,青龍返回的山崖取名回龍崖,青龍是聖獸壽命極長,說不定,青龍現在還活在回龍崖呢~這次就講到這了,爺爺要回家了。”
“爺爺,仙人長啥樣啊?他們都會法術麼?”
“孫爺爺,青龍長啥樣啊?是不是跟龍叔畫的一樣啊?”
“爺爺你別走啊,你說說那些妖魔鬼怪長的什麼模樣也好啊?我聽母親說,魔鬼可是長了八顆大獠牙的。”
“爺爺,爺爺,你下次帶我們去龍王廟好不好啊……”
“孫爺爺你還沒講完呢……”
孩子們顯然意猶未盡,圍著孫爺爺。
“龍長什麼樣?或許跟畫裏一樣吧~”孫爺爺沒見過龍的樣子,一直也隻是從畫裏還有龍王廟的雕像中幻想。
龍王廟位於回龍崖山腳,是禁止年齡十八歲以下前去的,因為自青龍歸來回龍崖以後村子四周長的那些樹林就像迷宮一樣,人進去後會迷失其中。在回龍鎮一直流傳著這樣一首民謠:年輕的人呀管不住腿,年中的人啊管不住嘴~年老年幼似魔鬼,為他說破了嘴也跑斷了腿。因為回龍崖過於凶險,後來,祖上立下禁令,任何人禁製踏足回龍崖,並在成年之前禁止入龍王廟。即便如此,一直以來也沒少偷偷去探索並迷失在回龍崖的人。
書畫本為一體,村裏的教書先生基本上都會畫畫,其中,遊龍的畫作名氣最大,所以大部分人家的門簾字畫都是去求遊龍給作的。
“孫爺爺,您老近可安好?又在給孩子們講故事啊?”孫爺爺正在嚐試擺脫孩子們的糾纏,迎麵而來一個衣著樸素且帶有些許書生氣息的年輕人。
“龍叔好~”孩子們恭恭敬敬的給年輕人行禮。
“咳咳……是阿龍啊~你這是去哪兒?”孫爺爺咳了咳再撇了撇年輕人,年輕人自然就是遊龍。
“孫爺爺好~子瑜家要上個窗紙,請我在上麵添幅小畫,這不,剛做完正給他送去呢~”遊龍搖了搖背後書框裏的東西回答。子瑜姓李名雙字子瑜,是遊龍從小到大的玩伴之一。
“嘿嘿……讀書人就是好,不僅能看書教學還能畫畫~像我這把老骨頭大字也不識幾個~阿龍啊,你趕緊去吧,我也要回家了,我家那老婆子還等著我回去燒飯呢~”孫爺爺點了點頭甩開孩子徑直往自家走去。
“誒~孫爺爺你這話就不對了,古人雲活到老學到老,再說了您也不老啊……孫爺……爺,好吧那我下次再去您家拜訪您啊”遊龍看著回家的孫爺爺,記得,兒時孫爺爺也愛跟他們講故事,那時,孫爺爺的白發沒這麼多。
“孩子們,你們功課做完了麼?明天收功課,做不完的罰站!”看著遠去的孫爺爺稍作感歎,遊龍便盯向這群頑皮的孩子。
“別啊,龍叔,不是我不想做,你布置的太多太難了~”孩子中一個胖個兒抱怨到。
“龍叔,你上次不是跟我們講過麼,古聖賢夜裏挑燈看書麼,我就是為了體驗下古聖賢的境界,所以就把課留在了晚上再寫……”孩子裏的滑頭說道,其實要是攤上別的先生,這群孩子是不敢頂嘴的,因為鎮裏的其他先生個個都是一張臉,貼著滿滿的嚴肅,也就是對著遊龍他們能嘻嘻哈哈……
“先生,功課餘斌已經習完了,但學生有一點不懂,聖賢說讀萬卷書,行萬裏路,這萬裏是多遠啊?先生走過萬裏路麼?”孩子中最為瘦小的疑惑望著遊龍,這是孩子中最為愛好學習的一個,名為餘斌,但唯一的缺點就是愛問東問西,問些簡單點的還好,有時候他問的問題連遊龍都回答不上來,隻有圓圓場子過去。
“張大明你不做功課你還有理了是吧?趕緊回家做!餘斌,聖賢說的行萬裏路,不是讓你現在就去走上個萬裏,路就在腳下,人一直在走,讀書,能夠讓你們少走彎路與險路,知道不?我的路也還在走中。好了,天快黑了不要貪玩了,你們都趕緊回家吧,不然你們的父母該擔心了。”眼看天色不早了遊龍趕緊散開孩子們往子瑜家趕去,被小餘斌提起萬裏路他心裏麵也頗不平靜,不是沒有萬裏誌,也非不具壯士心,原因有二,其一,遊泳希望他能留下來老老實實當個先生,這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其二是因為回龍鎮根本就沒有出去能回來的人,換句話說,踏入回龍崖,真的能生存麼?沒人知道。
如今二十好幾的遊龍已經慢慢把心靜下來了,有時候他會想,古人向往的何嚐不就是自己現在的生活?
人若滿足,自己就是一個小世界,若不滿足,一輩子都將在探索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