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場風暴引爆的契機還沒有到,此時讓我們將視線再次放到東方的蘇州城。
叛軍的進攻開始,山本六十六搭載坦克,親自前往前線壓陣,將他手上所有的部隊都投入到了這場決定南方決戰勝負的戰鬥中。
步兵部隊率先展開了攻勢,對國朝軍隊的數個支撐點建築展開了攻堅,他們利用各種爆炸物先將建築摧毀,然後再進一步前進清理廢墟,等到所有的守軍被消滅,一個支撐點也就被奪下來了。
這樣操作攻堅的難度自然就會下降,不過叛軍部隊並沒有足夠支撐步兵部隊奪下全部支撐點的爆炸物儲備,所以隻能集中力量到幾個最為堅固的支撐點。
在強大的火力的摧殘之下,再堅固的建築也最終會倒塌。作為前線最重要的支撐點,蘇州城官府,這裏自然遭到了敵人敵人重點攻擊。
其中不僅有步兵投擲爆炸物,還有坦克接連不斷的炮擊。
麵對著這樣猛烈的攻擊,蘇州城官府內的建築幾乎被夷為平地,所有曾經繁華的建築都變成廢墟一片。
叛軍步兵在爆炸結束後立刻開始清理廢墟中殘餘的守軍,叛軍的坦克部隊則阻擋著其他方向趕來的援軍,到處的碎塊限製了坦克向官府內部突進。
戰鬥的烈度一瞬間就被拉滿,國朝軍隊為了抵禦住叛軍的衝擊,甚至把火炮拉到了前線,近距離開火擊毀坦克,甚至利用火炮的鐵甲作為防禦工事向敵人發起反攻。
在兩軍交戰的前線,那裏的每一個窗口,每一個殘破的牆體後麵,每一個報廢的坦克,每一個柱子後麵,都有可能隨時噴吐出致命的火舌,士兵在這裏行進需要的已經不是謹慎了,而是運氣。
到了這個時刻,國朝軍隊已經不允許任何人從自己的戰鬥崗位撤退,不僅是撤退甚至是一步也不許後撤,人務必和陣地共存,任何逃兵都將被就地處決,沒有任何留情的餘地。
任何一個街壘,任何一個擁有較大碎塊作為掩體的地方都被視為陣地,敵人想要攻破支撐點,不僅僅是要麵對著支撐點的防禦,還有沿途的各種阻擊。
蘇州城這個絞肉機一直高強度地運轉了一個多小時,雙方的指揮官早已不再關注傷亡人數,隻是麻木地將一支又一支部隊填進這個深不見底的深淵。
槍炮的彈藥耗盡,刺刀工兵鏟磨損殆盡,士兵身邊的一切物品甚至是自己的身體都是可以使用的武器,近距離接觸的國朝士兵和叛軍士兵糾纏在一起。
蘇州城的戰鬥已經與北伐戰爭無異了,。
為了配合楊光道,北伐軍發起了集團衝擊,在沒有任何支援和補給的情況下與敵人的後續部隊正麵對抗,阻斷他們支援城中的戰鬥。
北伐軍士兵再強大,也並不能以一敵萬,他們的阻擊群正在變得越來越小。
城中的高強度對抗已經結束了,現在戰鬥狀況已經混亂到後方的指揮部根本不知道前線到底已經到了哪裏,隻能不斷地將手中的後備力量全部丟進去。
每一個彈坑都是一個陣地,每一個殘破的建築物都是堡壘,每一個十字路口都是爭奪的要點。已經得不到後方指揮部指令的前線部隊要麼固守他們所在的地區,要麼主動出擊消滅一切遇到的敵人。
坦克部隊的通訊裝置在剛剛的戰鬥中遭到了國朝軍隊道士的破壞,通訊體係已經完全失效,他們隻能小集團地各自而戰。
蘇州城現在完全已經沒有辦法用原來的地圖來判斷自己所在的位置了,任何地表建築都已經被摧毀,一些可能給敵人提供幫助的建築,路標已經被守軍銷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