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野心家明銳地探查到了保皇派內部的紛爭,他們舉起英高親王的旗子開始宣揚女皇禪讓之說。
這下,本來鐵板一塊的保皇派徹底分裂成兩股勢力,仍然忠誠於女皇陛下的一派和希望英高親王繼承皇位的一派。
那些蠢蠢欲動的勢力看到這樣的情況,膽子變得大了起來。各地的軍隊也因此開始有了不同的想法。
戒嚴成了一則笑談。
除了首都和首都附近的地區,其他地方的這道命令就如同一個擺設,當地的官員和軍隊基本上都是敷衍了事。
由此而生的漏洞讓境外勢力能夠將自己的手繼續伸到蒼朝內部。各種密謀集會開始出現,並以一種急快的速度在數量上增加。
蒼朝的動/亂在所難免。
一場突如其來的軍事政/變發生了。
一隊皇庭親衛隊背叛了女皇,他們和外圍的效忠於另一派的禁衛軍裏應外合,對皇庭發動了攻擊。
遊騎兵擋住了他們的第一波攻擊,然而由於一些祭司的背叛,符陣陷阱的突然發動讓他們損失慘重。
遊騎兵退守女皇居住的清居殿。
丞相和一眾將領親自率領自己的衛隊和剩下忠於女皇的軍隊與叛軍展開了激戰。
這場戰鬥的規模逐步擴大,到了這一天的晚上,半個都城都爆發了衝突。
雙方還算克製,隻是在最初的時候動用了隱秘力量,接下來的戰鬥都是由普通士兵來進行。
這場戰鬥讓保皇兩派以及那些勾結境外勢力的人徹底撕破臉皮,他們開始用武力來奪取自己想要的東西。
混戰爆發。英高親王一派暫時和那些勾結了境外勢力的人聯合起來攻擊女皇一派。
暫時雙方以禁城為界限,誰也奈何不了誰。
蒼朝國內爆發戰鬥的消息很快來到了中土各國的高層手裏。
聖國和洛希爾王國並不想與蒼朝爆發戰爭,隻是希望重兵壓線,給蒼朝施加壓力,從而獲得利益。
尤其是聖國希望將恐怖襲擊的幕後黑手確定為蒼朝,轉移民眾的怨憤,接機派出大軍。
然後讓這批大軍在邊界上轉上幾圈,帶著蒼朝為了議和而送出的東西和簽訂的協議帶回聖國,重塑自己的威嚴,獲得人民的擁護。
但是萊茵王國和都靈公國卻有著不同的想法,他們希望借此機會發動攻擊奪回自己的土地。
雖然聖國與洛希爾王國派出了外交人員和萊茵王國和都靈公國臨時政府進行了溝通。
然而局部衝突還是發生了。
每天在邊界上都會爆發戰鬥,不過雙方都還沒有下定決心展開全麵戰爭。隻是互相試探著。
萊茵人和都靈人還是有所顧忌的,他們害怕與蒼朝開啟全麵戰爭後會被聖國從背後捅刀子。
蒼朝的高層雖然得知了邊境上爆發的衝突,然而現在他們已經無力管理這些事了,他們隻能要求邊境上的守軍保持克製,盡量反擊。
自從軍事政/變開始的那一天起,都城內的戰鬥就一直在持續著。
平民幾乎都逃到了外城區。
因為沒有動用重型火力,所以叛軍無法攻克禁城的城牆,而忠誠派的軍隊也無法攻破叛軍在城外的包圍。
但這種情況在不久的將來必定被打破,重型火力出現在戰場上隻是時間的問題。
蒼朝各地因為都城發生的事情都紛紛開始或觀望或站隊。
已經明確表明不同立場的人開始了互相攻伐。
。
清居殿內。
丞相跪伏在女皇陛下沉睡的床前。
女皇陛下並沒有徹底失去意識,在大祭司的幫助下,她仍然保留了一部分的感知。
丞相早已將政/變發生的事情告知了女皇,然而女皇隻是讓他保持現狀。
“啟稟陛下,已經有明確消息表明叛軍即將動用重型火力,還望陛下盡快做出決斷!”
“愛卿,無需擔心,一切都在朕的掌控之中。”
威嚴的氣息仿佛鋪麵而來,現在丞相不像以往那樣麵對著壓製了自己的女皇。
現在他所麵對的是女皇陛下的意識的提現。
作為蒼朝曆史上的首任女皇,她能夠讓曾經的老臣們臣服自然不隻是靠著自己作為先皇嫡長女的身份。
她能夠讓她的弟弟安心當個親王直到現在才敢跳脫,自然靠的也不是什麼仁義道德。
“丞相大人請回吧,女皇陛下自然有自己的計劃。”大祭司對丞相說道,用眼神示意他真的不需要擔心。
丞相沉默了一會,再拜,離開了清居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