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很特別的一年。
仿佛就是為了彰顯這一年的不同。情節人、除夕、春節跟趕趟兒似的,接連緊湊在了一起。
情人節。
李雋香跟蔣仲之媽媽約好兩家人一起吃飯。暗地的撮合之意擺明了,就是希望卜善跟蔣仲之趁這節日趕緊在一起。
卜善心裏其實挺抗拒的。
她不介意和蔣仲之從朋友做起,但這並不代表認同她們趕鴨子上架般督促。
卜善讓張季卉陪她一起赴這場鴻門宴,這樣李雋香至少會矜持一點,氣氛也不至於那麼尷尬。
可張季卉早就和周珣成約好,直接推辭。
晚上就餐的餐廳,文化背景是道家,靈感及名字都源自於莊子的那句——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這餐飯倒也吃得相安無事,雙方父母都為他們夾著飯菜,唯恐他們不多吃一點。蔣仲之媽媽一直暗示蔣仲之,多跟她聊天,給她夾愛吃的菜。
不僅卜善覺得沒必要,蔣仲之也覺得沒必要。
他不願意逼卜善,甚至很喜歡平時淡淡的相處。畢竟從小就認識,共同話題本就多,也很了解對方。沒有雙方家長在一旁,他們相處反而更融洽,更暢談。
如今這樣才尷尬。
飯吃到一半,李雋香提議一起拍張照作為紀念。
她臉上有些泛紅,不好意思說:“小善,還是用你手機吧,用美顏相機拍。我和你幹媽都老了,臉上褶皺太多了,也美一下。”
這些年她們倆不再沉迷於麻將館,卻經常相約去跳廣場舞,說是為了保持身材。
也不知道,從哪得知的美顏。
卜善手機裏的美顏軟件,還是張季卉幫她下載的,她用過幾次,可能沒調好參數臉都變形了。後來還是張季卉這個大師,幫她設置了一個自然的塑形。
她把手機遞給服務員,讓幫忙拍幾張。
這一拍李雋香就上癮了,完事後還一直攥著手機看,說她也要下載。卜善見媽媽高興,附和說回家就給她下。
手機拿回來後,她隨手就擱在包裏。
這頓飯結束後,卜善抽空去了趟洗手間,也就在這抽空裏,接到了陳栩謙的電話。
他聲音很低很低,還伴隨著沙啞,應該是感冒了,讓她現在就出來。
“出哪兒?”
卜善暗自想可能不是感冒,估計是喝醉了,醉得開始胡言亂語,亂說胡話。
他在上海。
這讓她從何出來。
卜善耐著性子哄道:“你是不是又喝酒了?現在在哪?我打電話讓李柯送你回去好不好?以後別喝太多酒,對胃不好。”
陳栩謙盯著門匾上那兩個大字,他在市井的寬窄巷子外,她在鬧中取靜的祥和地。
兩個人所處不同,心境也霄壤之別。
他不是一個容易衝動的人,此刻也想衝進去,把她擰出來。
陳栩謙聲音更冷了:“你有多快樂?要不要我進來找你?”
古色古香的洗手間,天花板懸掛著一盞盞黃色的燈籠,她卻看出了遙遠而悲憫。
卜善從蜀漢風韻的古鏡中,隻看見她一張蒼白的臉,忽然反應過來。
“別......你別進來,我出來找你。”
她不知道在害怕什麼。
陳栩謙把玩著打火機,不慌不忙,“不急,我又不是不等你。”
他聲音聽不出喜怒,但是打火機蓋開合發出的金屬碰撞聲,卻一下一下抨擊著她心髒。
掛斷電話,卜善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點開微信。果不其然朋友圈幾十個帶紅的數字,提醒著與她有關,還有許多人私發信息給她。
卜善沒空看發的是什麼。
趕緊點開朋友圈,赫然是剛才拍的照片,有兩家人的合照,還有她和蔣仲之的,她和他父母的。
配文是我們一家人及兩個愛心。
定位正是這家店。
卜善明白了,原來是剛才李雋香上傳的。她來不及跟父母打招呼,急忙跑出大門,就見陳栩謙靠著門柱上抽煙。
硬生生就打了一個照麵。
正值節日,外麵熙熙攘攘全是人。盡管他很平靜,麵上帶著一種克製而漠然的神情,但她也能分辨出其中隱含的怒意。
她不怕他發火,隻是不希望落到別人眼中,讓人看了笑話。
卜善語氣中帶有懇求:“我們去車裏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