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新的援軍?(2 / 2)

眾人嘴角不約而同的抽搐了下,均將目光轉向一旁。

鄧百川見蒙古大軍愣神,立刻下令全力攻擊,頃刻間,又是數千人倒下。

從攻城到現在不過五六個時辰過去,可蒙古大軍的傷亡竟已超過數萬,卻連護城河都沒摸到,可謂憋屈到了極點。

“估計要退兵了,再打下去也是徒勞無功。”鄧百川望著消極進攻的蒙古士兵,微微感歎道。

慕容複沉吟半晌,“不會,鐵木真絕不會輕易放棄。”

“他會如此不智?”鄧百川卻不認同。

慕容複搖搖頭,“這並非不智,而是還有底牌沒出,不知你注意到沒有,樊城的十萬大軍遲遲沒有抵達襄陽城,耶律重元的十五萬契丹大軍不知所蹤,還有北門外的五萬騎兵也沒有動彈,這些都不合理。”

“有甚麼不合理的?”鄧百川愕然道,“北門江麵甚寬,但凡用兵之人都不會從北門進攻,樊城的十萬大軍還在城中,或許是想留作生力軍,至於耶律重元的大軍,多半被擺在了後軍防備青桐將軍,畢竟這東門地形並不寬闊,數十萬大軍不可能一擁而上。”

“不,鄧將軍,你沒明白他的意思。”吳薇突然插口道。

鄧百川愣愣的望著二人,隻聽吳薇解釋道,“大元皇帝已經沒有糧草了,他是背水一戰,一定會傾盡全力,絕不會留什麼生力軍的,北門外雖有漢江相隔,但弄幾條船並不難,哪怕隻是牽扯一下襄陽城的兵力都可以,但他們沒有動,此外樊城的大軍包括耶律重元均已開始行動。”

“什麼?”鄧百川聞言一驚,“這不可能啊,鄧某的探子時刻監視著樊城的舉動,他們有所動作,鄧某不可能不知道的。”

吳薇抿了抿嘴,瞥了慕容複一眼,“你不妨問問你家公子。”

鄧百川又朝慕容複望去。

慕容複卻沒有解釋的意思,話鋒一轉,朝吳薇問道,“你說耶律重元已經行動,他去哪了?”

吳薇答道,“如過我沒有猜錯的話,應該是去了西門。”

襄陽城的西門外不遠便是一座大山,地形極為狹隘,大軍完全施展不開,可謂易守難攻,所以一直以來鐵木真都沒有派兵進攻過西門。

慕容複聞言怔了怔,隨即笑道,“那我就不擔心了,就算耶律重元願意當那個炮灰,他也必須從南門過去。”

……

幾乎與此同時,契丹大營後方,兩支大軍嚴陣以待,其中一方赫然是以耶律重元為首的十五萬叛軍,此時耶律重元騎著高頭大馬,立於兩軍陣前,冷聲喝道,“耶律洪基,你到底讓不讓過?”

耶律洪基(趙洪)沒有露麵,但領兵的將領卻是嗤笑道,“皇上已經說了,沒有對叛軍趕盡殺絕,是以大局為重,但你們想借道,不可能!”

“哼!”耶律重元氣得牙癢,差點忍不住說出趙洪的秘密,不過他終究沒有忘記那天的承諾,強行忍下這口氣,“我知道耶律洪基為什麼不借道,你去告訴他,這是大元皇帝的聖旨,如不借道,後果自負。”

那將領見他說得煞有介事,隻好派人去跟趙洪稟報。

不一會兒,果然傳來趙洪的令喻,“讓開一條路。”

耶律重元麵色微喜,領著大軍進了契丹大營。

且說襄陽城東門,攻擊還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蒙古大軍不惜人命的往護城河推進,一副完全豁出去的樣子。

而城牆上的鄧百川也感受到了壓力,畢竟箭支是有限的,士兵們的體力也是有限的,再這麼下去,說不定真給人家將護城河填滿。

慕容複的神情從始至終都很從容,仿佛一點都不擔心。

先前出城摧毀投石車的護襄軍和一眾武林人士已經回來了,正在恢複體力,準備再戰。

這時,一個士兵匆匆跑來,“北門急報!發現蒙古大營的大軍有移動跡象。”

鄧百川神色一緊,不會給吳薇說中了吧?他朝慕容複看了一眼,但見其神色沒有半分變化,他微微鎮定心神,“往哪移動?可是要攻城?”

那士兵答道,“目前動向不明,除此之外還有不明軍隊流入大營,具體數量未知。”

此言一出,眾人紛紛變了臉色,“什麼不明軍隊?你說清楚點。”

問話的是慕容複,士兵朝他看了一眼,點頭道,“是騎兵,個個穿著黑色鎧甲,沒有旗號,數量至少在三萬以上。”

慕容複眉頭一皺,朝鄧百川問道,“北門有多少兵力?”

“一萬五,都是弓箭手。”鄧百川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