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小鎮裏有小青樓(1 / 2)

那國南方,一州之南,有座小縣城,出了南麵城門走上三十六裏山路,就會見著一座雖小而五髒俱全的鎮子。

鎮子裏的日子流水似的過,直至一天,從山外頭來了許多工匠,說是要在鎮上蓋座青樓。

這風言風語在小鎮老一輩人的聽來簡直是瞎胡鬧,甭說那些號稱逛過城裏大窯子的,就是個沒見過世麵的雛兒也曉得小草窩何來金鳳凰的道理。不過鎮上的男人們倒是一個個都相視一笑,大小光棍們尚且不說,那些成了家的漢子也各自瞧了瞧自個兒兜裏那幾個私房錢,盤算著怎麼才能從家裏藏錢的那些個米缸被褥木頭箱裏偷出些錢來。

手頭富裕的幾個光棍閑漢整天三五成群聚在小鎮的幾個角落,想著這幾個姑娘的姿色如何,手上這些碎銀夠解幾個姑娘的肚兜,嘿,光是想想那滋味,就比得上幾頓半斤豬頭肉配四兩土釀米酒嘍。

至於手頭拮據又或是家中有了黃臉悍妻的,要麼火急火燎和相熟的漢子借錢,要麼愁眉苦臉,十個指頭連腳趾都用不上就能數清的銅板估計連那些姑娘小手的摸不上,更別提到那張小床上去霍霍平日下地時好像怎麼也使不出的力氣,隻能等頭一批腰間鼓又運氣好拔得頭籌的緊緊褲腰帶從那青樓裏出來,才能從那些滿是誇耀又帶著幾分猥瑣露骨的評價裏咂摸堪比城裏最大布料鋪子裏那些最昂貴絲滑錦緞的皮肉到底是個什麼滋味。

隻是小鎮裏的那些婦人們,私底下明麵上早已罵得唾沫橫飛。揮著搗衣棒槌搓衣板子衝著那些個吃著碗裏還眼饞鍋裏的沒用男人砸去自幼就和自己爹娘耳濡目染來的罵人俚語,沒本事往家裏拿錢,不出力去地裏耕田,還想到那狐狸精身上霍霍老娘辛辛苦苦省吃儉用積攢下來的銀錢?就算是天上掉的豆渣,也輪不上你這頭吃裏扒外的死豬去拱。

倒是有些略見過些世麵的大姑娘小媳婦,早就聽說那些姑娘的胭脂水粉可不比鎮裏的大路貨色,整天還能穿著綢緞衣服,也不用整日幹活織布操持家務,嘴上罵歸罵得厲害,心裏倒還有幾分羨慕,幾個膽子大的還想哪天偷摸著去瞧瞧那些鎮外來姑娘臉上的妝容,回頭自己也學著點兒。

可鎮上的男女老少,有幾個出過這不大的鎮子?縣城裏的貨郎推車子三五天來一次,針頭線腦布匹簪子碎嘴吃食,種類倒是齊全,胭脂水粉也有些,隻不過都是些經年不變老幾樣,還大多是些破木盒子油紙包著的破爛貨色,一笑就窸窸窣窣往下掉的水粉和一蹭就掉了顏色的胭脂惹得鎮上愛美的姑娘們怨聲載道。

可偏偏那貨郎鼻孔朝天,又是“隻此一家愛買不買”乖張神色。沒法子,大多隻能捏著鼻子拿出自己積攢許久的私房去換那半木盒一小油紙包,還想著老天保佑這次的胭脂水粉能在臉上多留會兒,好歹等自個兒的情郎夫婿見過後再掉得一幹二淨也好。

唯有寥寥無幾的幾家在縣城裏有親戚,又大多家境殷實,隔段時間便會托人捎帶過來些縣城裏售賣的脂粉,也是在城裏人看來值不了幾個錢的普通水準,不過鎮上的其他女子倒是對這幾個風光人物投去豔羨的眼色,隻想著平日和這幾個處好了關係,哪天等人家心情好了說不定自己也有機會塗抹上這些難得一見的貴價脂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