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沒有救回安裝工的生命,虹葉打電話向公司彙報。
第一年科普行出車禍,方正父母的悲傷狀態還記憶猶新。所以程木濱給虹葉打電話,讓妹妹注意逝者家屬的情緒,小心自身的安危。而事實不是程木濱想像的那樣,安裝工的父母和妻子隻是在安裝工咽氣時大哭了一場,然後就一直追問補償費的問題。逝者已去,活著的人還要活下去,安裝工的補償費成了這個家庭最大的依托,親情的悲慟被深深地埋了起來。
按著安裝工借用協約,代理商需要承擔全部傷亡費用。聽到安裝工家人要錢,代理商嚇得躲了起來。一百台太陽能工程的利潤,還不夠補償款的三成。一次性喪葬費、一次性工亡補助金和撫恤金計十四萬多塊錢。公司同意了虹葉的意見:方程承擔費用的三分之二,代理商承擔三分之一。虹葉隻希望代理商能買來一個教訓,而公司的代價卻遠不止如此。
解鈴還需係鈴人。沉思三天之後,季中正硬著頭皮撥打了程木濱的電話。
忐忑不安地等待了半分鍾,電話沒有接通,隔會兒再打仍沒有接。從半小時、半天再到一天的漫長等待,程木濱也沒有給他回過來。看來,老東家是拒絕溝通了。
虹葉回到公司,在對所有安裝工進行安全教育後,又讓大家簽屬了安全責任書,如不遵守安裝製度,出現事故將自行承擔。公司無意脫責,隻為了強化安全意識。同時,又給全國的代理商傳達了《青島安裝工事故的啟示》。事關人命的問題,沒什麼不可以家醜外揚的。
不久,又一尊小銅像擺進了公司的會議室,和五年前因科普車禍去世的方正擺在了一起。是為紀念也是警示,警示員工的安全意識,也警示公司的管理者。隨之,財務又多了一份特別的工資單,每個月都有一筆錢按時發放到安裝工家人的賬戶上。不是做給員工看,在程木濱心裏,這是方程廠永遠的債,也是自己的債。
萬般無耐。在一個小雨淅瀝的晚上,季中正獨自來到了方程公司。
他知道程木濱很晚才會回家,隻要他不出差,十有七八能找到他。另外晚上公司人少,省得別人看到他認慫求饒沒麵子。而沒有麵子卻是妥不掉的。物是人非人走茶涼,在說了不少好話之後,門衛才極不情願地撥打了老板的內線。曾經畢恭畢敬,一口一個季總的門衛,今天當著他的麵兒,直接在電話裏給老板說季中正找。算老季幸運,要是碰上被他從車間裏開除當門衛的老牛值班,恐怕早把他攆了出去。電話既已接通,程木濱隻好讓他進廠。
熟悉的廠區,熟悉的辦公樓,甚至門廳處那盆月季花還在原來的位置。從一樓到三樓的樓梯,自己不知走過了多少遍。一步一個台階,今天走得最艱難。
輕輕推開程木濱的門,老板正坐在辦公桌前,狼吞虎咽地扒拉著一盒方便麵。
季中正沒有說話,而是低下頭來深鞠一躬。程木濱起身,伸手不打笑臉人,繞過辦公桌和他握了握手,說了聲老季坐吧。
季中正坐在老板台前的沙發上,隨即又站了起來。從懷裏掏出一張紙放到了辦公桌上。
又是一躬,張口道木濱我錯了。不看僧麵看佛麵,看在我為方程公司四年半的貢獻上,放過我吧。我退回全部回扣款,我寫下了保證書,再也不挖方程一個人一個商,不說方程一句不利的話。你讓我在鐵佛市呆下去吧。
曾經盛氣而威嚴的季總竟變得這般模樣。看著季中正可憐的樣子,程木濱沒有說話。再一次擺擺手,示意他坐下。
在文件夾裏抽出一封來信,瞟了一眼。這是一封來自湖南長沙一個熱電廠工人的來信,信裏說:我發明了一項太陽能專利,本人認為本產品對消費者有極大的吸引力,曾有廠家向我定貨,一旦上市效益可觀,我想找一個大廠家合作。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欲尋找有實力真誠合作夥伴實施開發或轉讓,有意與本人聯係。
“又一個不切實際的民間空想家”,程木濱自語著,隨手把信扔在了垃圾桶裏。
窗外的雨水淋在梧桐樹葉上,打在芭蕉上,啪啪地作響。這個秋日的夜晚,對季中正來講是雨打芭蕉千般愁。放下一張老臉不要,也不知道程老板會不會答應他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