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馬後才注意到眼前一群人並不是中原人,看他們的穿著應該是北方遊牧民族,就是不知道是哪個民族了,不過可以肯定的不是靺鞨。
北方遊牧民族的人不用說都是一些性格暴躁的人,見有人衝撞了他們,也不管自己處在什麼地方,紛紛叫嚷,嘰裏呱啦地說了一大堆。不過他們都是說的本民族語言,楊俊是一個都聽不懂,不過他就算用小拇指想也知道他們肯定沒有說什麼好話。這件事本也是自己理虧,便耐心等著這群人中的禮部官員,畢竟有外來使節進宮都會有禮部官員跟隨,生怕他們犯什麼禮節性的錯誤。
沒讓楊俊等多久,一個身穿禮部五品藍色官袍的白麵無須的三十多歲的中年人,就從人群中走出,他身旁有一滿臉橫肉身穿突厥服飾,但質地要比那些叫嚷的人要好的多中年男子,突厥使臣應該以他為主了。他一從人群中出來就用突厥語對那些叫嚷的人大聲說了幾句,不過楊俊是一句都聽不懂,但看那些人聽到那人說話後就噤聲的模樣,應該是說不要吵之類的話。
那名官員一見騎馬的人乃是當今三皇子秦王殿下時,急忙行禮道:“下官禮部侍郎馮慈明見過秦王殿下。”又用手虛擺向他身旁的那名男子,道:“殿下,這位是突厥使臣阿史那室點密。”
楊俊見朝中官員終於出現了,很是有禮儀的抱拳道:“馮大人有禮了。”又聽見他介紹身旁的人果然為突厥使臣,而他又是姓突厥王姓,應該是突厥王族,亦是拱了拱手,笑道:“阿史那大人。”阿史那密點室隻是桀驁的點了點頭,回應楊俊的拱手。他這樣的表現讓楊俊和馮慈明心中都很是不滿,但現在不是不滿的時候,就將不滿壓在心中。
並沒有在自己麵前擺出一副桀驁的樣子,心中也很是舒服,陛下五位皇子中,我至今為止見過的有三位,太子不用說,人中之龍未來儲君,風度翩翩,二皇子晉王殿下也很是有禮,這三皇子今日一看也氣度不凡,不愧是皇室子弟。看來前段時間京中傳聞這位殿下因介公薨而泣的事應該是真的,這位殿下真是有情有義呀。
見楊俊的樣子,和他身後的那匹馬,當然馬上的宇文娥英自動被他無視了。聯想剛剛發生的情況就知道是這位殿下騎馬衝撞了使節,心中疑惑,不該呀,秦王殿下這般風度肯定不會無緣無故的衝撞使節,這其中定是有些誤會。便道:“下官受陛下指令,送突厥使臣出宮。剛剛殿下騎馬衝過來,這其中肯定有什麼誤會吧。”
楊俊一聽,這馮大人還真是個明白人,一開口就說是誤會,好解決事情。畢竟衝撞使節可大可小,要是沒有解決好對隋朝的名聲不好。不過事實也是如此,自己也不是故意要衝撞他們。便將剛剛的事情說出來:“孤本想騎馬到武場,誰知馬跑的快了,幸好孤早早看見,不然還真的衝撞了眾位使節。”
馮慈明臉上帶笑道:“既然這是誤會,那下官就帶各位使節先走一步了。”說著雙手抱拳,“殿下,下官告退。”說著轉身就領著突厥使節走。他身旁的那位阿史那密點室在整個過程中一句話都沒有說,隻是冷眼旁觀,當馮慈明說要走後,才對楊俊桀驁的拱了拱手。
楊俊見誤會弄清了,便不在多留,翻身上馬,帶著娥英去了武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