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蓋這參市的時候,就預留了以後擴建加蓋的餘地。
那門市二樓的房頂是打的樓板,地基也都挖的比正常二層樓深挺多,所以加蓋一兩層根本沒問題。
因為是加蓋,不需要打地基,所以開春天一暖和了就動工。
目前加蓋的二層已經砌平口,正在封頂呢。
加蓋這兩層,已經足夠用了,所以這回樓頂是起脊的,便於防水。
人參微生物複合肥廠,選在了加工廠的旁邊,主要是那邊有一條小河,離著水源近,比較方便。
目前肥料廠正在建設中,為了不耽誤今年秋天栽人參的時候使用肥料,機器和原料目前都在人參加工廠。
等於是那邊蓋廠房,這邊暫時先生產,兩頭都不耽誤。
肥料廠是一參場、東崗鎮、許世彥三方出資建成的。
關於這個管理人員的選擇,也是費了不少心思。
最後定下來,讓楊鈞顯來主要負責廠子的事情。
楊鈞顯已經從一大隊調到了鎮裏上班,他又是許世彥的幹親,兩家相處不錯。
許世彥夫妻都信得過他,所以楊鈞顯主要來負責肥料廠。
怎麼說呢,現在許世彥夫妻的一個短板就是,手裏沒有那麼多可用的人才。
這年月,絕大多數人還都是奔著公家單位使勁,誰樂意來你個小破公司啊?
人才少,能信得過的人手也不多。
趙建設、黃勝利他們倒是能信得過,可這幾個也是各有各的事情。
而且這幾個人都沒多少文化,跑腿辦事出點力氣還行,可要是掌管一個項目啥的,就格外吃力。
許世彥的那幾個兄弟,除了許世安,其他的都有正式工作。
人家不可能撇了正經工作,跑來給許世彥當幫手。
再者,許世彥也真有點信不過那幾個。
蘇安瑛娘家那邊,又是妹妹多。
老五老六都有工作,不可能來幫忙,老四兩口子掌管著山貨莊,一年到頭都不閑著,已經夠忙了。
老三兩口子還在大營,過年的時候許世彥提過一句,想讓南振東來東崗。
南振東不太想,他家爹媽身體都不太好,離不開。
再說他們在大營還有不少地呢,南振東種了這些年的地,隻會幹這個,別的他不懂也幹不來。
蘇維誠家那三個兒子,如今也都各自有安排了。
老大在鐵路上,老二在信用社,老三在鬆樹鎮煤礦。
唯獨老四蘇安玉,被許世彥找來,管著飯店那邊。
至於周桂蘭娘家那邊,人丁不算興旺。
大舅家兩兒一女,大兒子在黑省呢,二兒子在仙人橋供電所上班,隻有老閨女周麗榮,如今在參市旅店那邊管事。
二舅家隻有一個兒子周萬祥,目前在倒騰木材,將來聞名縣城的周百萬。
這小子是個心高氣傲的,根本不願意給別人做事,隻想自己當老板。
三舅在集安那邊,就一個閨女,也指望不上。
“唉,也真是沒辦法,隻能等二哥今年念完書回來,能多個人幫忙了。”許世彥歎氣。
不是非得弄成家族企業,而是在公司草創階段,隻有親戚朋友最靠得住。
當公司擴大到一定規模之後,那就必須得按照規章製度用人了。
“爹,你說我總不能這時候辭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