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陳亓和皇上已經悄悄調查過那個名叫清和的太監,確定對方其實並非清和本人,身份確實存疑。但陳亓依然沒有完全相信趙嫣兒。
他太了解趙嫣兒的本性了。
蕭父蕭母出事後,趙嫣兒忽然秉性大變,陳亓就曾猜測過,她身邊可能有高人指點。現在再聯係清和的事情,這個“高人”怎麼看都現實奸細清和。
但自趙嫣兒開始變得成熟柔順,到趙嫣兒供出清和,這中間明顯是有一段時間差的。因此陳亓大膽猜測,清和提出殺了織雲,幫趙嫣兒留在宮中繼續做公主的時候,趙嫣兒不是當場拒絕了,而是當場答應了。
她答應了和清和合作,清和才指導她如何用苦肉計換取皇上的疼惜和不舍……隻是不知兩人之間後來有起了什麼衝突,導致趙嫣兒突然供出了清和,想要借刀殺人。
當然,她可能是借他和皇上的刀,去殺清和,也有可能是借清和的刀,來殺蕭織雲……
陳亓越想越覺得此事危險重重,蕭織雲斷然不能去清靈寺的。
陳亓剛才說道趙嫣兒時,瞟皇上的那一眼,雖然若有似無的,但還是被皇上敏銳地捕捉到了。
皇上自然知道他為什麼會這麼看自己,他略有些不自在地摸了摸鼻子說:“我承認,我對嫣兒是過分寵愛了一些,一時半會兒也沒法真把她當做陌生人來看……但我也不是昏庸不明之人,其實我對嫣兒的話也有所懷疑,並未全信的。”
他又轉向蕭織雲道:“若按照嫣兒以前的性子,她眼下最嫉恨的人應該就是你,所以你還是不去清靈寺的好。”
蕭織雲蹙眉道:“可是如果趙嫣兒並不可信的話,也就沒有什麼裏應外合一說了,奸細十有八九是抓不到了。到那時候,也不能證明趙嫣兒是否真的和奸細有所勾結,皇兄和王爺又打算怎麼處置趙嫣兒呢?”
皇上道:“自然是遠遠地把人打發出宮去,再也不見了。”
蕭織雲又問:“可如果她真的勾結了奸細呢?就這麼放了她,豈不便宜了她?”
皇上一時沒能明白蕭織雲的意思,還以為她是在嗔怪自己對趙嫣兒太好了,便壓下心頭的那絲不忍,又說道:“不想便宜了她,悄悄把她處死,也不是不可以。”
蕭織雲卻搖頭道:“雖然我確實討厭她,但並不是非要她死。她如果是清白的,我希望她能好好活下去,但如果她真的勾結了奸細,意圖對王爺和我,以及對整個東丹不利,那我希望能把她的罪行昭告天下,讓她‘名正言順’地死在百姓的唾罵中。
“而不是讓她的死成為皇室的又一樁秘辛,讓人以為是我心虛了什麼才毒害死她的。”
有了上次陳亓對她的鼓勵,以及不久前她和皇上幾乎敞開心扉的那場談論,她心在已經能有勇氣,說出自己的想法了。
蕭織雲繼續說道:“既然我們都懷疑趙嫣兒的為人,讓我去,也剛好也可以試出來她。此行去清靈寺,既能抓住奸細,以絕後患,又能試出來趙嫣兒的為人,一箭雙雕,我覺得值得我稍微冒點兒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