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的米都是難吃的糙米,隻有王公貴族才能吃上粳米。
而且,好吃的糯米更是少之又少。能做出這樣的湯圓都是難得。
看著要過年了,桃花村的習慣都是這幾天直到過年都是煮湯圓吃。
香雲看著鍋裏的湯圓要好了,就給一人碗裏放了幾隻,放了冰糖玫瑰鹵子和蜂蜜桂花的鹵子,看個人的口味都調著吃。
又起了一口鍋來,拿了整個的大豬頭來。她細細的剃幹淨毛,拿到火上燒了一下,燒的皮子都發黑了,才放到涼水裏麵一浸。
“刺啦”的一聲,幹淨的水麵就浮出黑色的油汙,被燒的焦黑的豬頭沉在水裏。
香雲去取了一塊老掉的絲瓜曬幹的絡子,細細擦掉上麵的油汙,擦出焦黃偏白的皮肉。
這個時候,豬肉本身的毛發和腥味已經被燒掉了。
她把豬頭洗幹淨再放在鍋裏,稍稍的加水淹沒過頭頂,放了了一個小蔥挽成的蔥結,和幾塊蔥薑蒜之類的。
然後大火燒開,然後撇去浮沫,撈出豬頭。
再刷幹淨鍋,開始倒一些菜籽油,油熱下鍋放一把花椒八角桂皮香葉什麼的。炒出香味,在加水,放豬頭,再放一些醬油。
在灶下麵,安置一根柴禾,要成人手臂粗的那種鬆柏木,燃起來帶油脂還有天然的香味。,用著一根柴禾把豬頭燉的爛爛的正好。
再裝起來放在盤子裏,準備其他著祭祖的祭品。
自家做的麵果子和糕點,昨天七月已經吩咐了,再裝上一壇子酒就可以了。
做的差不多了,七月也醒了。
她醒來一看外麵的太陽都日上三竿了,看著時間不早,她趕緊一推顧清章。
“起床了,等會兒該晚了。”
兩個人收拾好了起床又過了一會兒,收拾好準備去山上的顧家祖廟祭祖。
七月和顧清章走在前麵,後麵是背著祭品和香燭紙錢的顧峰和皖菊。
香雲帶著風晴走的滿,落在了後麵。
風晴出門的時候穿的厚厚的,跟個棉花包似的,這個時候走在雪地裏到不怕冷。
遠遠的穿著鹿皮小靴子,然後帶著麻花,邊走還捧起一捧雪在手裏,麻花這個時候也跟小狗似的在她腳邊打轉。
一行人走的不慢,顧清章祭祖燒香親自禱告,讓風晴入了宗祠,然後記為義妹。
風晴本來還是懵懵懂懂的此刻也看懂了。
她燒了香磕了頭,心裏默默的明白了大概自己以後的親人就不止是哥哥一個人了吧!
過了春節,很快就開春了,封凍的河流也破冰了,積雪也在開始融化。
七月看著開春了,酒樓的生意也越來越好,她又陸續把火鍋的方子授權給徐氏的陶然居,不僅賺了錢,王貴等人還在哪裏學了不少東西,王掌櫃最近都是每天合不攏嘴。
七月本來想重新做服裝的生意。
這個時候的人能穿的就那幾樣,能做的人都是自己做,做不出來的也會想方設法的找別人做。
窮人是這樣,富貴的人家家裏養了做衣服的,自然也不需要這些了。
要做衣服店的生意,自然還要重新想一下思路。